又准备了2个月,陈帆基本确定设备没有问题了,准备治疗高铭。</P>
脑机接口,并不像是某些科幻片演的那么可怕,非得在脑子里挖个洞,或者植入某些芯片之类。</P>
最基础的实验,也就是陈帆实验室目前已经研发出来的,是一款头戴式的“脑电信号采集设备”。</P>
这设备外观看起来像个摩托车头盔;内部有带吸盘的“触角”可以进行脑电波采集;尾部有一根长长的数据线,它连接电脑。</P>
根据陈帆的设想,脑电波被仪器采集后,上传到人工智能“深蓝”进行分析、放大、滤波、记录、分析……最后转化成普通人可以理解和利用的数字,从而对病人进行治疗。</P>
脑机接口技术的核心是“读懂”脑电波,并把它转换成电子设备可以理解的数据,从而发号施令。</P>
这个说起来有点复杂,实验室的好几个科研员都没听明白,后来陈帆亲自解释了:</P>
“举个通俗的例子,比如你想要上家里卧室的窗帘。”</P>
“传统的做法是开门,走过去,动手拉上窗帘。”</P>
“先进一点的做法,是在窗帘上安装电动窗帘开合器,需要做的是点手机按键,或者呼叫‘小爱同学’……”</P>
“等到我们的实验成功,仪器可以读懂脑电波后,意念一动,窗帘机就可以自动给你拉上窗帘……”</P>
“我们现在做的,就是想办法让仪器读懂‘脑电波’,从而帮助我们省略中间走路过去或者按按钮过程……”</P>
众人恍然大悟。</P>
“不愧是陈教授。”</P>
“说的很清楚!”</P>
“讲理论讲的高深,听不懂的我不佩服;把高深的理论讲到我快速明白,我才真佩服。”</P>
“……”</P>
陈帆从来不故弄玄虚,把内容说的很清楚,因此十分受大家爱戴。</P>
目前,脑叶实验室的科研进度,并不能做到“意念操纵机器拉窗帘”。</P>
材料方面、系统精度方面的问题,即使陈帆有前世的经验,也需要不断更新和调试,才能够完美解决。</P>
目前的脑电信号采集设备,能够区分精神分裂、躁郁症、精神病等等不同病症的脑电波,从而进行对症治疗。</P>
这是陈帆前世已达成的实验成果,今生重建实验后,陈帆计划把它和拯救高铭,当做一个开始。</P>
为了更清楚的进行数据分析,陈帆把魏超叫过来做对照组。</P>
魏超早就等不及了,听说陈帆要用到他,直奔而来:</P>
“陈教授,我来了,坐等你把我改造成超人,科技飞升!”</P>
陈帆汗颜,说道:</P>
“没那么神奇,只是做个脑电波对比的实验。来给受试者编号……唔,后续可能还有更多人加入实验,所以就以名字拼音首字母区分吧。”</P>
魏超戴上采集设备;</P>
高铭在别人的帮助下也穿戴好。</P>
实验员在电子投屏上展示:</P>
高铭——Gm</P>
魏超——wc</P>
魏超是坐在椅子上的,他也能看到屏幕上的显示,一看到这个急了:</P>
“陈教授,您能不能换个受试者编码方式啊?我代号怎么成卫生间了?”</P>
但在场数据组科研员没人搭理他,反而看着“深蓝”投影的数据说:</P>
“哎,正常人情绪发生变化时,c区的脑电波会产生变化……”</P>
“Gm实验体的脑电波和wc的具备明显的差异,尤其是β区活跃度……”</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