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赤练毒心,传宗接代(求订阅)(2 / 2)

洪凌波这时才彻底明白李莫愁的用意,心头不由的暗暗想道,“这才是师父的性格,只是第一次见面,就已经动了杀机,想要灭人满门。”

“甚至连所谓的入谷游玩都是为了去探清地形,打探虚实。”

她这时想起了方才与公孙止分别之时,李莫愁我说的那句话,不由得打了个冷战。

“这绝情谷风景优美,我甚是喜欢,下一次定还会来叨扰,还请公孙谷主到时候不要见怪。”

“恐怕下一次到来,就是灭门之时。”

这般想着,连忙快步跟上了李莫愁离去的身影。

……

就在李莫愁这边动了杀心,想要召集明教教众,灭了绝情谷,将此处作为据点之时。

陆念愁也已经在嘉兴和陆立鼎夫妇提起了搬往襄阳之事。

但是他们夫妻二人早已经习惯了在嘉兴的生活,一辈子都生活在这里,早已经习惯了,无论如何劝说也不肯离去。

任由陆念愁和程英百般劝说,他们依旧无动于衷,哪怕是搬出了陆无双,他们也只是说可以让无双跟着一起去襄阳散散心,却不肯一起离去。

眼看时间越来越紧迫,陆念愁必须要尽快赶回襄阳,他甚至动了直接将叔父叔母打晕过去,强行带走的想法。

陆立鼎哪里知道自家侄子会动了这种大逆不道的念头,眼看这几日为了搬去襄阳之事,府中的气氛闹得十分沉重。

他和夫人商量了一番后,便将陆念愁叫了过来。

“念愁,你如今也已经大了,无论是武功还是做事,都不是我能够教导的了,甚至在襄阳城中也已经闯出了自己的一番天地。”

“无论你想要做什么,叔父都支持你,你尽管放手去做。”

“可叔父和你叔母年纪都已经大了,不想要再折腾,就算是死,也想要留在嘉兴,落叶归根。”

眼看陆念愁还要再劝,陆立鼎抬手说道:“你先听我把话说完。”

“关于前往襄阳的事情,你就不用再多说了,不过有另外一件事情也是时候该解决了。”

“当年我为你和静姝两人定下了婚约,如今你们都已经大了,你又有大事去做,也是时候该成家了。”

“所以我想为你们二人尽快完婚,到时候你无论想要去做什么,也都随你去了,最好提前生几个孩子。”

他有些叹息的说道:“如今无双成了这个样子,每日里浑浑噩噩,郁郁寡欢,再也不见了之前开朗的模样,日后还不知道会如何。”

“你是我陆家独苗,传宗接代的重任就在你身上了,你一定要多操心。”

陆念愁听到这里,自然没有不愿意的道理,便开口说道:“叔父,这件事我自然是愿意的,由叔父做主便是。”

“但我在襄阳有十万火急之事,必须在三日内离去,就当是为了我和静姝,为了我顾家能够早日有下一代。”

“您和叔母就跟我一起去襄阳吧,等到了那里,您二位再为我们主婚。”

“过上一段时间,如果你们思乡心切的话,再回来也不迟。”

他虽然是这般说的,但心里已经打定了主意,只要陆立鼎他们到了襄阳,大事一起,到时候何去何从,就由不得他们了。

陆立鼎却摇头笑道:“之前为了无双的事情,我们早已经提前置办好了婚嫁的各种东西。”

“只是她的婚事没有办成,那些东西就没有了用处。”

“你和静姝若是不嫌弃的话,一切都是现成的,只需要给你们二人加紧赶工并制好喜袍。”

“至于宴请宾客的话,可能就要仓促许多,难免让你们受些委屈。”

陆念愁也没有想到,陆立鼎竟然是这种想法,要在这短短三天之内,为他和静姝完婚。

他略一沉吟,已然有几分意动,等到了襄阳城之后,不仅要有着诸多琐事缠身,还要面对李莫愁和洪凌波。

如果真的将婚事放在一起,还不知道要闹出来多少事情,惹来多少波折。

若是能够在嘉兴和静姝成婚,那么回到襄阳城后,就只需要再迎娶洪凌波也就是了。

这般一想,反而更是方便。

可他自己虽然没意见了,但婚姻大事,对每一个女子而言都是一辈子最重要的事情,他必须去问一问程英的想法。

尤其是这一次的婚礼如此仓促,还要用原本为陆无双准备的那些东西,若是仔细琢磨的话,会让人心底有些不舒服。

程英向来是柔顺的性子,陆念愁知道只要自己开口,她一定没有任何意见。

但这毕竟是两人的婚事,程英又父母早亡,对自己又是情真意切。

他并不想委屈了她!

想到这里,陆念愁不再犹豫,开口向陆立鼎说道:“叔父的意思我明白了,这件事我需要去问一问静姝,看看她的想法。”

陆立鼎闻言,就知道自家侄子心底已经愿意了,笑着说道:“婚姻大事向来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你们二人双亲早逝,我和你叔母就是你们的长辈和家人,这件事就由我做主了。”

“更何况静姝女孩子家家,在婚事上只需要听安排就是了,具体该怎么做,我自然会为你们打理。”

事实上几乎绝大多数人家的女子,在婚事上都是由父母做主的。

如果是放在普通人家,像程英这种父母早亡,寄居在姨母家的,就更是在自己的婚事上说不上话。

不过陆念愁却不肯这般,程英对自己千般忍,万般让,连李莫愁和洪凌波的事情,她都委屈求全。

若是连婚姻大事,自己都没有选择和说话的权利,那也未免太过了。

“叔父,先让我去见见静姝吧,等我们有了决定,再来麻烦叔父。”陆念愁话语说的客气,但却十分坚定。

“叔父,那侄儿就先告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