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6章 捡到宝了(三更8000字完成)(1 / 2)

“爸,上次我不是跟你说了一嘴吗,我想在外面做点事情。”沈奇在一个安静的地方,跟老沈打电话。

“我知道,你想收购一家药厂,话说你的身份敏感,在外面办企业,别人会不会说闲话?”老沈在电话里关切的问到。

“不是我办企业,而是你办,是沈志山老板进行产业转型,由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转型为医药商。众所周知,医药行业对技术研发的要求非常高,我做为沈老板的儿子,有义务为老父亲提供必要的专业咨询,以尽孝道。”

“得了吧你,这种事情纸包不住火,迟早会被发现!”

“发现就发现呗,父亲的公司资产由其独子继承,这不违法吧?”

“我没所谓啊,我巴不得你继承。我做事很高效的,已经找到目标了,收购目标就在南港,你什么时候回来考察一下?”

“资料先发来看看,我们保持线上联系,尽量不在线下同时出现。”

“你一院士,功勋科学家,国家荣誉勋章拥有者,搞的跟特务似的!”

“先低调一点点啦,就这样,等你的资料。”

不久之后,老沈在线上将收购目标的资料发给了沈奇。

塑料件制造业和医药行业,可谓隔行如隔山。

然而这年头只要有钱,跨界转型分分钟的事情而已。

做生意做到比较高级的阶段,就是买买买,卖卖卖。

教科书上的商业案例是,地产大亨不需要了解IT产业,他买下一家IT公司,几年后以二十倍的价格卖掉,照样赚大钱,甚至比他做房地产的利润更高。

当然了,具体操作需要有懂行的专业团队实施,老板要做的就是找人,出钱,等待出手时机。

老沈不懂医药行业,但他老婆懂,他儿子懂,他出钱找了个专业团队,由专人操作跨界转型业务。

任何一款药物,最后的销售主体肯定是医药公司。

沈奇在实验室中研发出一个化合物,到最终的上市销售,其中有很多程序不由他把控。

如果能掌控一家医药公司,那么沈奇能够主动的推进他的研发成果,缩短上市前的准备时间,造福人民,解救老婆。

沈奇眼前的资料显示,这家制药公司叫欧倍奇药业,位于南港市花都地区,离机场不远。

或许是巧合,或许是命中注定,这家制药公司的司名中有欧字,也有奇字。

欧倍奇药业是一家民营企业,成立十年以来,这家企业专注于仿制药的生产销售,其终端客户以一级二级医院为主,少有三级医院。

欧倍奇药业在激烈的价格战中艰难挣扎,最近几年过的很惨,连年亏损,员工已经两个月没领工资了。

区政府一看这么下去不行啊,不利于区域稳定,于是老沈的收购团队出现了。

总而言之就是,老沈现在有这么个机会,以极低的价格买下一家小型医药公司。

最终的拍板人是沈奇,沈奇是幕后大佬。

欧倍奇药业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生产线、营销部门、临床试验跟进团队、注册团队,这些关键的职能部门都有。

总结就是,除了没有研发部门,欧倍奇药业该有的都有。

这很正常,国内大多数中小型药企都是从事仿制药生产,研发部门并未起到真正的创新研发作用,有的药企干脆不设研发部门,仿制工艺由技术工艺部门承担。

令沈奇十分意外的是,就欧倍奇药业这么小的一只麻雀,居然拥有咪达唑仑的生产批文!

咪达唑仑是力月西的原料药,力月西是注射类的手术全麻和局麻镇静的药物,在ICU中经常用到。

在中国,咪达唑仑这种中枢神经原料药,以及中枢神经药品制剂受到非常严格乃至苛刻的国家管控。

全中国拥有咪达唑仑生产批文的药企只有三家,名不见经传的欧倍奇药业竟然是其中一家。

收购一家药企,当然是连生产批文什么的一起收购嘛。

“捡到宝了,好彩,赶紧签收购协议吧!”沈奇一个电话打给老沈,别等了,该出手时就出手。

老沈在电话里大骂:“特么的,对方坐地起价,收购价涨了两个亿!”

沈奇当机立断:“我手头有一个亿,我给你弄过去,剩下一个亿你再想想办法。”

老沈有些郁闷:“原本我也不差这两个亿,卖买塑料厂地皮的那笔款项,不是还没全部到位吗……行了,这事你别操心,两个亿,我找人周转一下。”

沈奇知道,就老沈这种民营小老板,两个亿不是说周转就能立即周转到位的。

沈奇手头有一个亿零几百万的私人存款,他可调动的科研经费有五个亿。

挪用科研经费?

想都不要想。

沈奇不可能做这种身败名裂坐大牢的事情。

前不久沈奇装逼,在美国出版社美女经理面前视钱财如粪土,几十万美元,洒洒水啦,无所谓的,不在乎,传播知识最重要。

几十万美元也就几百万RMB,有钱人不在乎这点小钱。

但是,当数额上升到亿的层级,那得马总王总这种老板或许才敢说一句,我不在乎钱。

一个亿,小目标,沈奇和他爹现在就差一个亿。

沈奇无奈的回到院士别墅,一个亿难倒英雄汉。

这年头,能立即借给你一万块的人,是生死之交的好兄弟,受人恩惠需牢记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