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己歌…”看着李成蹊他们谈笑风生的聊着天,我莫名其妙的想起了陶渊明的这首诗。
“南哥你怎么不说一声就来西安了?”李成蹊看来心情很不错,大概也开始认同了和成一民的关系,渐渐的走出来了。
“来的突然,是参加一个朋友的葬礼,我以前门店房东大姐,她得了癌症,被病痛折磨的不成样子,也好,走了也是一种解脱。”我叹了一口气。
旁边一个中年人插话道:“江先生很重情谊呀,不远千里来给原来的房东送行,哎,人要得了绝症,身体和心理双重折磨,确实是遭罪,走了,也未尝不是一种解脱。”
刚才李成蹊互相都介绍了,我记得这位中年人是个律师,姓曹,对他的话,我还是挺认同的,就点头说道:“曹律师说的有道理,面对病痛的折磨,不仅是自己,就是家人,也是一种心理的煎熬。”
曹律师叹了口气说:“我父亲也是得了癌症,走之前每天打杜冷丁都没办法缓解疼痛,他老人家很坚强,每次疼痛的时候都紧紧的抓住被褥,生怕忍不住大叫让我难过,哎,说句不孝顺的话,我当时真不忍心他受罪,宁愿他早点走。我父亲去世的时候,骨瘦如材,人已经脱了相,哎,我当时就想,要是将来我得了绝症,每天疼痛难忍,我就去瑞士做安乐死,有尊严的死去,也不要这么饱受折磨。”
旁边有个女孩插话道:“昨天网上有个新闻,说有个上海的女孩得了红斑狼疮,已经有二十多年了,受不了病疼的折磨,就去瑞士做了安乐死,听说才40来岁,在视频里看起来好美好年轻,就这么坦然的去了,哎,真是可惜了,她还有个老父亲,白发人送黑发人,这位父亲不知道该有多难过。”
另外一个戴眼睛的女士,是一位老师,摇着头说:“这个女士也太不珍惜自己的生命了,红斑狼疮虽然是不治之症,可是一时半会也不会有危及生命,用激素治疗,少晒太阳,饮食上克制,还是可以继续存活的,何况她还有一个老父亲,这么轻率的走了,让她父亲眼睁睁的看着她走,太不孝顺了。还发视频发到网上,她父亲看到这些视频,不知道该有多伤心。”
曹律师说:“张老师,我不认同你的观点,孝不孝顺,不能由我们来评判,何况我也看了视频,她的父亲也支持她的决定,大概也不忍心看到自己心爱的女儿遭罪,让她平静的离开,免受病疼的折磨,这位父亲做的对,尽管他肯定不舍得,但那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至于你说的用激素治疗,可以延缓生命,对于这个女孩来说,生命没有质量,也没有尊严,那还不如离开,这个事她个人的选择,我们没办法替她做抉择,也不能就批判她的行为。”
张老师脸色有些涨红,扶了扶眼镜说:“曹律师,她这是对自己不负责任,何况还发视频到网上,会引发不好的影响,要是其他地方红斑狼疮的患者都受了她的影响,都不治疗了,那不就是害人嘛,我坚决反对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何况她也不顾及老父亲的感受,自己这么自私的一走了之,剩下她父亲一个人承受痛苦…”
另外一个中年女子也点头称是:“对,我也反对她这样的行为,要是都这么自私,以后很多人效仿,那不就乱套了…”
曹律师微笑着说:“大家都是成年人,都会有自己正确的判断,她不过是自己替自己的生命做了抉择,怎么会带坏别人呢?有什么不好的影响呀。说白了,你们不知道每年因为各种绝症自杀的人有多少,只不过没有被报道出来,之所以她这么有争议,是因为她自己发了视频,很洒脱很豁达的面对死亡而已,她没有对任何人有伤害,仅仅是替自己做了生和死的抉择,至于说到她的父亲,那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这个不是她能够改变的,只能靠她父亲自己走出来,换一句话说,她即使不选择这一步,过一年她因病去世了,她父亲还不是要伤心,这个有什么区别吗?再说了,她自己忍受病疼的折磨,生不如死,多活一天就是如同生活在地狱一般,就为了活着让父亲不难过?这是什么逻辑,她凭什么要因为她父亲不想让她离开自己就要活受罪?难道这就是孝顺?这样的孝顺有什么用,再说了,她父亲就一定愿意看到自己的女儿受折磨,我也注意到视频了,她的父亲尊重她的抉择,和她一起去面对这个结果,我们又凭什么批评她,说她不孝顺呢?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
看着几个人争的面红耳赤的,场面有些失控,李成曦赶紧给大家倒茶,笑着说:“大家喝茶喝茶,心平气和一些,不用那么激动。”
众人端起茶杯,纷纷喝起茶来,气氛缓和了一些。
张老师放下茶杯,对李成蹊说:“成蹊,这件事情你怎么看?”
李成蹊把玩着手中的茶杯,笑着说:“曹律师是支持这位女孩的行为,张老师你们是反对这种行为,我呢,可能和你们的观点都不太一样。我的态度是理解、同情,既不支持,也不反对,是中间态度!”
张老师皱着眉头说:“理解,同情,这不就是支持她嘛。”
李成蹊摇了摇头:“理解并同情,不代表就是支持,举个例子,上次我在街头遇到了一个流浪汉,竟然用流利的英语和一个国外的游客对话,我很好奇,就过去和他攀谈,一问才知道,他竟然是一个名牌大学的毕业生,高考成绩是他们市的文科状元,毕业后在国企工作过,后来自己创业,失败后就到处流浪,也不和他的父母联系,如今都流浪十几年了,走遍了大半个中国。我虽然不知道他经历了什么让他选择流浪,但看他并不是精神有问题,而且他说他很享受这样的流浪生活。对于他个人的这个行为,我是理解同情的,毕竟这是他自己选择的生活方式,但是我也不支持他的这样的行为,他辛苦的读了那么多年书就浪费了,还不和他父母联系,他父母该有多伤心呀。同样的,我也不反对,毕竟,我无权干涉他的人生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