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这次的大意,才导致女受害者逃跑。</P>
第五起案件吸取了教训,他作案时应该是绑住了受害者。</P>
但在做完案后又将绳索取走了,以备再用!</P>
果然,通过法医的细致检查,在第五起案件死者的手臂皮下组织内部发现了轻微的淤痕!</P>
时间转眼已经是2005年2月9号,也就是中国传统的农历春节。</P>
警方发现近一个月以来没有再发生类似的强奸案。</P>
看来凶手很可能并不是乌兰察布本地人。</P>
像绝大多数人那样,他很有可能也回家过年了。</P>
2月25日。</P>
集宁区电石厂东侧一废弃墓穴内又发现一具女尸。</P>
死者双手被捆,面目全非,惨不忍睹。</P>
50天内连发5起命案,无辜生命惨遭黑手。</P>
经公安部dNA鉴定,5起强奸杀人案为同一人所为。</P>
遂决定并案侦查。</P>
将此案定为“2·25”系列强奸、杀人、抢劫案。</P>
几起血案引起自治区公安厅领导的高度重视。</P>
厅领导立即派刑侦技术人员赶到集宁指导侦破工作,成立了专案组。</P>
其中就有上海铁路公安局刑事技术高级工程师。</P>
公安部首批八大特邀刑侦专家——张欣。</P>
张欣。</P>
从事模拟画像34年。</P>
通过模拟画像和分析推理,协助各地警方破获各类重大刑事案件700余起。</P>
这其中包括震惊全国、追凶14年的“白银连环强奸杀人案”。</P>
在刑侦界有“神笔马良”之称。</P>
专家与“2·25”专案组一同赴案发现场,逐一对犯罪现场进行反复勘验、会诊。</P>
依据逃生者的描述,专家们经过充分酝酿,对凶手进行了初步画像。</P>
宽眉、小眼、瘦脸是该犯罪嫌疑人的主要特征。</P>
根据受害人张某的回忆进行了画像模拟。</P>
当张欣把画像拿到她面前时,女子惊呆了。</P>
张欣明显的感觉对方有一种非常激动的一种感情——全身抖了一下。</P>
张欣知道,这个画像应该是成功了。</P>
而随后受害女子也反映,这个画像让她不由自主的想起了那天的可怕经历。</P>
女子的反应让所有的警察都相信,模拟画像上的男子就是他们要找的犯罪嫌疑人。</P>
这时,有人提出是不是受害人跟犯罪分子认识?</P>
熟人作案的解释也是一个侦查方向。</P>
不过此时,对于熟人作案的观点张欣却产生了疑问。</P>
张欣认为,熟人作案的可能性不是很大。</P>
第一,光凭猜想没有什么依据。</P>
第二,绑没绑绳只是一种表象,不是实质性的东西。</P>
因为犯罪嫌疑人作案的天时地利都不是固定不变的,也许这之间有变化导致了没绑绳的结果。</P>
乌兰察布市警方围绕着熟人作案的调查又进行了七天。</P>
警察调查了与逃脱女子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数十名男子,仍然没有获取到有价值的信息。</P>
这时,张欣的观点得到了更多专家的认同,专案组决定迅速改变侦查方向。</P>
唯一的线索也中断了,案件一度停滞不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