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看来,杜泽谦不仅阻碍他抱得佳人归,更阻碍了他平步青云的道路。</P>
要知道,那位大儒乃是当世最有学问的几位之一,学识之深、人脉之广简直不可想象。哪怕没有一官半职在身,也无人敢小觑半分。</P>
若能得到他的助力,科举为官之路上,多半能省下十几年的功夫。</P>
然而只要府学中有杜泽谦一天,他吴津就永远没有出头之日。</P>
所以他在背地里让人到处散播杜泽谦人品不好的流言,将其描述成一个眠花宿柳、鸡鸣狗盗、道貌岸然的伪君子。</P>
尽管有很多人并不相信,可流言所说都是杜泽谦在家乡的事情,众人无法探知真假,想帮其澄清也无从下手。</P>
而且府学中学识出众的并不只有杜泽谦一人,只是他最突出而已。那些平时处处被他压一头的学子,心生不满的不是一个两个。</P>
他们或许也不相信流言,但却下意识地暗中助其传播开来。</P>
杜泽谦无从辩解,只能静待流言止息。</P>
没想到赶上上头官员来巡查,吴津喜不自胜,顿觉老天都在帮他,急忙暗中将流言捅到了官员跟前。</P>
那位官员是个极重人品名声的,为人却又古板守旧刚愎自用。乍一听得流言之烈,甚至不待查清真相,便对府学中的训导教习大加斥责,而后便要将杜泽谦除去学籍赶出去。</P>
学子一旦被除去学籍,那便是一生无法抹除的污点。</P>
没有书院、先生愿意接收教授是轻的,最要命的是连科举报考都会受影响,恐难通过礼部审查。</P>
吴津当时在背地里快笑裂了嘴,日夜盼着杜泽谦被除掉学籍赶出书院的灰溜溜的样子。</P>
没想到那位大儒以及多位先生联名保举杜泽谦,除掉学籍赶出书院之事竟然不了了之。</P>
正当吴津遗憾不已暗自生恨之时,杜泽谦却忽然主动提出退学。任凭学中如何挽留,他只道一句家中生变便离开了府学。</P>
吴津自是欢喜不已,本以为逼走了杜泽谦这个最大的阻碍,他就能有机会获得大儒父女的青睐,谁知他们第二年就离开府城到京城去了。</P>
白白忙活一场,吴津失望不已。</P>
本来他的学问就一般,平时心思又多数放在结党钻营上,导致其学问水平越来越差,被先生们训斥了一次又一次,后来更是因为人品不端直接被府学劝退。</P>
他把这一切都怪到了杜泽谦头上,却完全不往自己身上检视一分。</P>
殊不知他把杜泽谦当对手,而对方却对他印象很淡。其实两人的水平相距甚远,完全不是一个层次,吴津所思所想,完全是给自己脸上贴金。</P>
那天听到罗明珠说她是杜泽谦的妻子,他想起从前的事愤恨无比,打压杜泽谦、打压杜家的恶念立时翻涌上来。</P>
不只今年,来年他依然会想办法将杜家人拒之蒙学门外。</P>
就让杜泽谦永远比不上他脚下的泥土才好。</P>
吴津正等着郑启年再夸他两句,不曾想忽然有人过来禀报,“祭酒大人,外头有位带孩子的妇人,说是要送孩子入学。”</P>
郑启年眉头一皱,“怎么回事?不是说没有遗漏吗?”</P>
吴津心中一咯噔,急忙回道:“学生确认并无遗漏,必是无知妇人来捣乱,打发走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