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了夜夜放纵的情事,罗明珠的精力很快便恢复如常。</P>
最近大半个月以来,一切都很安生,没有任何不愉快的事情发生。</P>
李氏曾提心吊胆了好几日,生怕罗金富的死会让杨氏罗旺两口子发疯。</P>
万一闹到店里来,好不容易缓过来的生意又要受影响。</P>
罗明珠早就考虑到了这个隐患,在罗金富刚死那会儿,她就已经做了措施,防备这种情况发生。</P>
当初花银子打点衙役,便是为了此事。</P>
收了罗明珠的银子,那几个衙役去小河村送还罗金富的尸身时,对杨氏和罗旺好一通威吓警告。</P>
罗明珠与他们交好、且背后还有人撑腰。如果去找她作闹不休,后果自负。</P>
当然,这些话没有明说,只是说了一些似是而非容易让人误解的话,隐隐流露出这样的意思,全靠杨氏和罗旺自己脑补。</P>
即便将来闹开,他们也能毫发无伤摘得干净。</P>
杨氏和罗旺都是欺软怕硬的小人,自然不敢得罪衙门公差。</P>
加上杜泽谦的一番警告,他们俩竟然真的没有找上门来作闹。</P>
虽然不知道能安分到几时,至少最近这段时间没有来找事,罗明珠过得很舒心。</P>
进入九月份后,天气不再那么炎热,一早一晚逐渐转凉。</P>
这一日,罗明珠趁着得空,打算去趟布庄买些棉花,给全家重新做棉衣。</P>
去年的棉衣摸着有点薄,且棉花都旧了,即便重新弹过,也不如新棉花暖和。</P>
买棉花这种事其实交给李氏就可以,但罗明珠还想趁机看看有没有合适的皮货。</P>
这些东西李氏不懂,很容易被人忽悠。而她从小受到爷爷的熏陶,对一些常见的皮毛料子,还是能分辨个一二三的。</P>
许是家家户户准备重新做棉衣的缘故,布庄里买棉花的人很多。</P>
平民百姓买棉花,大多不舍得一次买太多。往往是把去年的旧棉花弹一遍,再絮一点新棉花添补。</P>
罗明珠不缺钱,自然不打算采用这种新旧混合的方式,而是直接买新棉花新布料。</P>
至于去年的旧棉衣,重新弹了做挡风的门帘子就好。</P>
平潭这边冬季是很冷的,现在住的宅子又大,如果不做好保暖措施,冬季肯定要冻成狗。</P>
“罗掌柜安好,您可有些日子没来了。”</P>
刚一迈过布庄的门槛,相熟的女伙计便眼尖地笑着迎上来。</P>
如今罗明珠在平潭县内也算是个有头有脸的人物,虽然达不到人人都认识的程度,但在这些开店做生意的人眼里,已经算作优质客户。</P>
她开店赚别人的钱,别人也想从她身上赚钱。</P>
布庄虽然不缺生意,但出手大方的顾客哪个店家不喜欢?</P>
女伙计热情地陪在罗明珠身边,“您今个儿想看点什么?”</P>
“前些日子新到了几匹缎子,料子厚实,花色大气又雅致,正适合您这通身的气质。”</P>
“这天儿赶着就转凉了,做一身厚实些的袄裙正合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