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乡试前,出发去府城(2 / 2)

光是毛笔就买了十几支,墨条更是预备了好几块。</P>

“事关重大,你要多加小心。万万不可轻信他人,切勿被小人寻机陷害。”</P>

罗明珠殷殷叮嘱,“有些人心思不正,或许会在你的考篮、笔管、衣物等各处塞上作弊的东西。你要仔细检查,千万别着了道。”</P>

“陌生人给的东西不要吃,不,认识的人给的东西也不要吃。”</P>

“王伯会陪你一起,衣食住行暂且由他照料。但你也不可全然相信,还是要自己多加注意。”</P>

“一些预防伤寒、治疗痢疾的药丸子,都装在这个小盒子里。”</P>

“王伯那里我放了一点银子,这件棉袍里也缝了银票,散碎银两我给你另装在一个荷包里。”</P>

“乡试完毕后,说不定要跟一些考生宴饮交际。尽管放心花,银子足够。”</P>

罗明珠絮絮叨叨的,比杜泽谦这个考试的人还要紧张。</P>

实在是因为,她无法想象在这么冷的室外考试会是多么痛苦艰难。</P>

加上从前看过的小说,作弊陷害的手段层出不穷,她总担心杜泽谦会中招。</P>

杜泽谦老老实实听着她的叮嘱,不仅没有不耐烦,反而心里热乎乎的,熨帖得不行。</P>

罗明珠每说一句,他就点头应一句,无比乖巧听话。</P>

到最后罗明珠自己都笑了,“我是不是太唠叨了?送儿子考试也就这样了吧?”</P>

“占便宜是不是?”杜泽谦笑着牵住她的手,“你关心我,我高兴还来不及。”</P>

“放心吧,你说的话我会牢牢记在心里。明珠,我一定会考中的。”</P>

“乡试,会试,殿试,我会一路考上去。等我入了朝堂,一定给你挣个诰命夫人回来。”</P>

罗明珠嘴角上扬,“那我要一品的。”</P>

“……我努力……”</P>

正月十二这一日,杜泽谦告别家人,在王伯的陪伴下赶往临台府。</P>

赶路的工具是一辆带篷的马车,相比于家中的驴车,马车更暖和也更迅速,被陷在半路的可能性也更低。</P>

平潭级别太低,没有举办乡试的权力。临台府下辖的各县考生,全都要到府城参考。</P>

当然,并不是说到达那里就能参加考试的,还需要验证身份,确认考生信息与报名时一致。</P>

科举考试也是有‘准考证’的,上头详细写着考生的姓名、籍贯、父祖姓名、考生本人的年龄、外貌等,而且要加盖县衙大印。</P>

用这个东西到贡院验名,才能换取真正的考试资格签筹。</P>

乡试报名时,还需要两名举人的保举,证明考生的秀才功名真实有效,德行没有问题。</P>

刘县令主动要帮杜泽谦保举,但被他婉言谢绝,言明已经由蒙学祭酒郑启年和勉哥儿的先生联合保举完毕。</P>

对于跟刘县令的交际程度,杜泽谦和罗明珠的态度一致,尽量敬而远之。适当借力可以,但不能牵扯太深。</P>

刘县令虽然略有失望,却也无可奈何。</P>

在罗明珠和李氏的日夜担忧和殷殷期盼中,杜泽谦在正月二十这天抵达了临台府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