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说是出身普通的平民百姓,就算是品阶稍低些的官宦人家,也会对郡太守一职极为重视。</P>
想与其搭上关系的人不知凡几,能平淡视之的人真的不太多。</P>
如果换一个贪心的人,恐怕此刻已经在想着如何借机套近乎了。</P>
但是看杜泽谦的神态表情,似乎仅仅是好奇而已。解决了疑惑之后,便不再将此事放在心上。</P>
不管这样淡然的表现是真的还是假装的,纪和光都对他高看一眼。</P>
如果是真的不在意,那说明杜泽谦不贪慕权势,不是那等汲汲营营的小人。</P>
证明妹妹和妹夫的眼光没有错,记挂着报恩的心思也没有白费。</P>
如果是假装出来的不在意,那就说明杜泽谦很有城府,不会轻易被人抓住小辫子。</P>
对于有意走上仕途的人来说,不动声色有城府,是向上爬必须具备的品质之一。</P>
无论怎样,杜泽谦的表现都让纪和光更加欣赏。</P>
有才有貌有城府又年轻,就意味着前程远大。</P>
虽然出身低了些,但也很值得交往拉拢了。</P>
纪和光对杜泽谦的态度更热络了些,“以你的才学,乡试榜上有名应该不难。六月份的会试,你可有下场的打算?”</P>
“若能侥幸取得举人功名,自然是要下场一试的。即便今年不成,也可为来年积累些经验。”杜泽谦回答得很谦虚。</P>
事实上,经过这段时间的温习,加上宋先生的提点,杜泽谦觉得自己有了不小的进益。</P>
虽然跟那些天骄学子比起来还有差距,但若只是在会试金榜上捞一个位置,希望还是很大的。</P>
只是话不能说太满,天下间的优秀学子也不见得只有那几个人。</P>
还有隐藏于乡野不为人知的贤才,将来一定会在会试中出现惊艳世人。</P>
他这几年落下的有些多,纵然有几分天赋,照比旁人学得更快些,也不能不把人放在眼里。</P>
天外有天,人外有人。</P>
过些日子得尽早出发赶到京城去才行。</P>
由宋先生亲自点拨一二,绝对要比他自己闭门造车强得多。</P>
纪和光并不知晓杜泽谦的真正水平,是以虽然知道他这是谦虚的说辞,却也觉得很有道理。</P>
考举人已经千难万难,考进士更是难上加难。</P>
能一次就中的人很少,两次就能上榜的已经很难得了。至于三甲之喜,那不是一般人敢肖想的。</P>
因为心里有着与杜泽谦处好关系的想法,纪和光主动开口,意图为其提供些许帮助。</P>
“你能有如此沉稳的心态再好不过,只是会试难度更大,如果一直留在平潭,缺少名师益友,起步恐将落后于人。”</P>
“若你离家方便,我可以推荐你去济阳府的府学中读书。”</P>
“那里的教习先生,才学都是很不错的,对会试之事也很有经验。”</P>
“其中最出名的一位,还是大儒宋青志先生的高徒。”</P>
“你如果有意,我可以推荐你拜在他名下接受指点。”</P>
纪和光觉得,一般学子肯定不会拒绝他说的这件事。</P>
济阳府府学已经是整个昌原郡最好的官办书院,虽然仍是以培养秀才考举人为主,但其中几位出众的先生名下都有中举后继续冲击会试的学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