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唐国的条件很过分(2 / 2)

商末三国志 小柱哥 2101 字 13天前

“六、周国国府之政、军官员,尽量集结一处,以备抗戎援周期间,大唐国军队对周国域内之情形进行垂询。”

“七、鉴于周、唐两国两年半以前的军事冲突,此番我大唐国四个团之兵力渡过大河之前,周国之魁首、现任西伯侯姬诵需渡过大河,驻跸于大唐国风陵渡驻军军营。待一应抗戎援周军事行动完成、待我大唐国四个团之兵力顺利撤回大唐国域内,西伯侯姬诵可择期归国。”

“以上条件,望周国国府慎重考虑、尽快答复。自该文书提交至周国国府之日起,三日内若未收到周国国府之答复,我大唐国之军队将撤回驻地,且拒绝再提供任何援助。自收到贵国国府正式答复公文之日起,五日内我大唐国四个团之兵力会陆续渡过大河,开始抗戎援周之行动。”

“辅相,就这些!”洪魁念罢,将手上的几页文件重新整理好顺序,又递还给了姬旦。

“呃……”姬旦听着洪魁的话,正在沉思之际,被洪魁突然这一嗓子惊醒,显得有些措手不及。

“洪部长,听你这官职名——外交部部长,应当是专事大唐国与其他诸侯国和方国沟通交往的官员。以你自己之感觉,贵国姜首领和政务院提出的这些条件,是不是有些……”姬旦回过神来,又低头沉思了片刻,终于抬头朝洪魁望了过来。

“有些过分了?”洪魁相都没想地便朝姬旦回了句。

“是……”姬旦有些悻悻地说道。

“你看,我就说过分吧。不光是你觉得过分,我接到这份公文的初稿的时候,我也觉得过分,为此我还和我们首领以及黑院长争辩了许久。后来争辩了两日,终于删掉了十三条,才留下了这七条。那,要不,我拿回去和他们再争辩几日,争取再删个一条两条的?不过我可不保准啊,这七条可是我已经极力力争之后的结果,想来再想删,恐怕有些难度。”洪魁一副找着了知己的模样,上前握着姬旦的手说道。

“呃……”姬旦被洪魁这一番真假难辨的话搞得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其实啊,辅相,你最应该感谢我。”不等姬旦再开口,洪魁又说道。

“感谢你?为何我最应该感谢你?”姬旦被洪魁说的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我们首领给我的公文初稿里,第一条条件,是要你去我大唐国风陵渡驻军营地后面的坡上、埋葬着一百五十五名烈士的烈士陵园里,在那一百五十五名烈士的灵前跪三天三夜以示谢罪的。后来我们都觉得不妥,便力劝他将这条删除了。”洪魁朝帐外瞅了瞅,歪着脑袋朝姬旦凑了凑,幽幽地说道。

“为何是要我……”姬旦刚准备开口,想起两年半前的战事,却也红了脸。

“贵国的奭公子,可是什么都招了。”洪魁神秘地说了句。

“呃……对了,说起奭弟,两年前,你们擒获的我周国那些精锐兵士,放还是不放。还有我奭弟和南宫括、吕他两位将军,你们放还是不放?”姬旦借着洪魁的话,赶忙岔开了前一个话题。

“这个……”洪魁听姬旦如此说,脸色却也微微一变。

“怎么了?我周国形势糜烂如斯,贵国难道还是不肯释放这些战俘……”姬旦见洪魁的反应,语气有些气愤。

“倒也不是我们不肯释放这些战俘,而是情况有些复杂……”洪魁忙打断了姬旦的话。

“还请洪部长能详述,我也好向君侯交代。”姬旦更是急迫地问道。

“贵国的战俘,在经历了两年半的劳作之后,有些人因为事故、违纪、患病、试图逃跑等原因丧命,目前还有两万六千余人。其中吕他将军因为患病不治,已于一年前亡故。奭公子和南宫将军二人现在就在大河对面的驻军营地,这两日便会渡过大河遣送回周国。但其他兵士……怎么说呢,这些兵士听到周国最近发生的情况后,义愤填膺,纷纷请命要立刻回国抵御外寇。但是呢,这些兵士提出了一个很过分的条件。”洪魁故作为难状。

“什么条件?”想着周国的兵士定是归心似箭,提出的条件定是有利于周国的,姬旦语气有些兴奋。

“这些兵士们说,他们在两年前见识了我大唐国军队的战力之后,现在对贵国的军队自上至下都比较失望。因此他们要求,他们要以大唐国兵士的身份参战。待驱逐了外虏,他们要带着家人迁往我大唐国……目前我大唐国六个正规满编团,另有三千余的警备队作为预备队。此万余军队,保卫我大唐国绰绰有余,现在突然一下子多出来两万多的军队要养……我们首领、我们政务院压力很大。这两日我们首领亲自出面在做这些战俘的思想工作,劝他们立刻返国,接受周国国府之统领,可是直至我出发之前,貌似还是没有任何妥协的迹象。唉,头疼……”洪魁揉了揉太阳穴,一副无奈的语气。

只是,边上的姬旦听罢,眼睛瞪得老大,不知该说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