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一人迅速掏出了手机,紧急通知了北工的教师和学生会干部前来劝阻。</P>
电话那头传来了焦急的声音:“你们在哪里?情况怎么样了?”</P>
“我们在兴安晚报社,局面已经失控了,你们快来!”学生干部语气急促地说道。</P>
没过多久,北工的教师和学生会干部们急匆匆地赶到了现场。</P>
他们看到报社内的惨状,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P>
但他们没有犹豫,立刻加入了劝阻的行列。</P>
“同学们,冷静一点!我们是来寻求公正的,不是来搞破坏的!”一位教师大声呼喊着,试图让学生们恢复理智。</P>
在学生干部和教师们的苦口婆心、极力劝阻之下,那些愤怒的学生们终于开始冷静下来。</P>
他们的愤怒像是被渐渐冰封的火焰,一点一点地熄灭。</P>
环绕四周,学生们看到了自己愤怒下的“杰作”——</P>
一片狼藉的报社。</P>
破碎的玻璃、凌乱的文件、被砸毁的电脑……</P>
这一切都像是在控诉着他们刚才的疯狂。</P>
愧疚和后悔的情绪在他们心中悄然滋生。</P>
一个学生低下头,喃喃自语:“我们……我们是不是做得太过分了?”</P>
另一位学生干部深吸一口气,感叹道:“是啊,我们是来争取正义的,但这样的方式……真的不是我们想要的。”</P>
教师们也趁机进行教育和引导:“同学们,正义需要用正确的方式去争取,暴力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让我们失去更多。”</P>
终于,在所有人的共同努力和深刻反思下,学生们决定撤离报社。</P>
他们默默地走出报社大门,每一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复杂和沉重。</P>
“我们以后会更理智、更成熟地去面对问题。”一个学生代表发誓般地说道。</P>
这场风波虽然暂时平息,但它给学生们带来的震撼和教训,却将伴随他们很长一段时间。</P>
学生们虽然退走了,但几个关键的学生干部还坚定地站在报社门口。</P>
他们的眼神中闪烁着不屈的光芒,仿佛战士一般守护着心中的正义。</P>
“我们不能就这么算了,”一个学生干部咬紧牙关,声音中透露出坚定与不屈,“我们必须要让兴安晚报为他们的失实报道付出代价!”</P>
其他学生干部也纷纷点头表示赞同,他们的目光都聚焦在狼狈不堪的俞海钧身上。</P>
此时的俞海钧,头发凌乱,衣衫不整,完全没有了往日的威风。</P>
他邀请众人进去,在报社内的一间会议室内,气氛紧张而严肃。</P>
老师们坐在一旁,默默地支持着学生干部们。</P>
学生干部们则站在会议桌前,面对俞海钧,目光坚定而锐利。</P>
“俞总编,我们来这里是为了要求兴安晚报对之前的失实报道进行公开道歉并更正。”一位学生干部率先开口,声音洪亮而有力。</P>
俞海钧阴沉着脸,眉头紧锁,“你们应该知道,这样的报道并不是我们故意为之,记者也是人,也会犯错。”</P>
“犯错就要承担后果,”另一位学生干部毫不示弱的回应,“你们的失实报道已经给我们的同学造成了极大的伤害,我们要求你们在一版醒目位置上公开道歉并更正,这是对你们错误的最基本纠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