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隔三岔五的去田间地头,看着百姓们如何收割。用的什么工具。
忙和了几个月,拉着工部的人改改画画,终于在第二年开春前改良了大部分农具。新农具不仅能大大提高耕种效率,还能降低铁器损耗。一经试用,便很快推广到了全国。
铁在这个时候是十分重要的战略物资。所以能降低铁器的损耗,不仅是对耕农们有好处,也是给国家降低了不少消耗。此消彼长,可以用来制作武器的,便能大大提升。
所以推广之后,管家便下令,百姓能用旧农具更换新农具。以此扩大推广。
这一年,吕夷简病逝,范仲淹被招回朝。
迩安在去拜会范仲淹时,聊到兵制,便跟他吐槽如今宋军兵士老弱病残也太多了,很多根本上不了战场,或即便去了也是送死。
范仲淹道:“冗兵之事,朝中早有议论。早年乱世时,太祖太宗为抚流民,因此大量招安,养于军中以备战时。
只是一直如此“衣食天子”、“不耕而食”,国朝即便再富庶,也养不起这许多人。此事解决,确实迫在眉睫。”
李迩安道:“不仅是冗兵的问题。兵不识将,将不识兵,兵士无人统领,则训练懈怠。从前三朝太祖太宗和先帝每常开‘讲武’,便是非战时,六军之容也依旧齐盛无比。
如今虽军中有清清楚楚讲着如何训练如何布阵的《武经总要》,但没有人能长久统领一军,这兵士的训练,便人人都不放在心上,人人都不重视。
前些日子,我去郊外时途径校场,便仗着自己这郡主的势进去参观了一下。您猜怎么着?这京师周围的禁军训练,也过于流于形式了。
骑兵以步兵阵势训练,完全失去了本该有的灵活性。这便也罢,毕竟过去几十年,西北东北之地都被人占了,大宋无饮马之地,便没有那么多马匹来组建强大的骑兵。不成军,所以便逐渐懈怠了。
如今河西之地回归大宋,五年十年之后,骑兵总能建起来的。
可这体能不济,射术不精,总不能赖官家没给足军费,吃不饱饭,没给他们配弓箭吧?
青壮年兵士,定点射靶三十步外便十射九失,活物更别提,连个会跑的兔子都射不中。这样的射术,上了战场,是去给对方送箭送人头呢?”
范仲淹叹了口气,道:“冗兵之事,朝中早有争论,只是毕竟是祖制,一时难以改变。如今官家已决意改革。‘三冗’之务早晚会解决的。”
李迩安便笑,道:“有先生回来主持改革,迩安相信,国朝不久必能焕然一新,更上层楼。”
离开范府,李迩安手中拿着一本范仲淹所赠的《道德经》。
想着范仲淹对她说:“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李迩安低笑着摇摇头。
她知道范仲淹是将她当作自家子侄,所以才直言劝戒。希望她能收敛光芒,以免反被其伤。
李迩安回他道:“非不能也,实不愿也。”
李迩安知道过于张扬会招人嫉恨,她如今和前世不一样,没有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能力了。
可她找不到存在的意义。
放下执念,她便只是孤零零的一个人。
她总要做些什么,在这个世界留下什么,才不枉费来这世间一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