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贵人也没有开口挽留,于是董承便在内宦与侍卫的陪同下,经过重重检验,出了皇宫,回到了车骑将军府中。</P>
“老爷,听说您刚刚进宫了,可有见到我们的女儿?”</P>
一回到府中,夫人便匆匆赶来,询问女儿的消息。</P>
不过,董承却没有理会,只是“嗯”了一声,说道:</P>
“我还有事,等会儿再说。”</P>
然后,他便带着贴身侍卫朝着书房走去,夫人见状也不敢打扰,只能先行退下。</P>
一进入书房,董承便亲自关上大门,然后在衣带中摸索,翻出一张被卷的皱皱巴巴的纸条。</P>
这是董贵人在扶他起身的时候塞入他手中的,正是因为拿到了这个东西,他才匆匆告退,然后将它塞入衣带中,避过了宫中的重重检查,带回府中。</P>
小心翼翼将纸条展开,生怕因为自己的不小心弄坏了它。</P>
缓缓开启,映入眼帘的第一排字就让董承大惊失色,只见上面写着朱红的两个字:</P>
“制曰”</P>
“咚咚咚!”</P>
董承已经听到了自己的心跳声,似乎跳到了嗓子眼儿里。</P>
额头渗出丝丝汗珠,他却不敢伸手去抹,更加小心谨慎地将纸条展开。</P>
逐字逐句地将纸条上的内容看完了一遍,董承口干舌燥。</P>
不放心,再看了一遍,依旧还是那几个字,还是那个意思。</P>
最后扫了一眼,终于确定自己看的没错。</P>
放下纸条,董承双眼无神,茫然地看向前方,一个问题在心中反复辗转。</P>
“真的要走到这一步了吗?”</P>
作为外戚,又曾经护送天子从长安到雒阳,董承在朝中地位非常不一般。</P>
除了有名无实的大将军袁绍之外,朝中现在并无骠骑将军,武将官职就属车骑将军最高。</P>
而且,他是有兵权的!</P>
这个兵权不是朝廷赋予的,更不是曹操分配的兵权,而是他自己的家底。</P>
作为牛辅部将,董承当然有自己的兵马,这也是当年黄巾之乱时,汉灵帝让士族自行招募士兵带来的结果。</P>
在许昌,是否还有汉天子的忠臣?</P>
这个问题估计谁也说不清楚。</P>
但是,若问谁会与天子同一战线,共同对抗权臣曹操?</P>
结果就不言而喻,外戚必然是第一选择。</P>
然而,皇后的父亲伏完屯骑校尉之职有名无实,手无兵权,想要反抗曹操,也是有心无力。</P>
所以,天子将希望寄托在董承身上,并不让人意外。</P>
就连董承本人,其实也未必没有诛杀曹操,恢复自从西汉以来,以外戚来执掌朝政的局面。</P>
现在,终于等到了皇帝密诏,董承却开始犹豫了。</P>
他再次仔细看了一眼密诏。</P>
这一看再次一惊。</P>
他将密诏放到鼻子下面,深吸一口气,一股血腥味冲鼻而入。</P>
“竟然真的是血书!”</P>
这个血是谁的不重要,后面盖着皇帝之玺,那在外人眼中,就与皇帝自己的血毫无区别。</P>
自从传国玉玺失踪之后,皇帝三玺与天子三玺中,皇帝能真正掌控的也就只有贴身佩戴的皇帝之玺,以及天子之玺。</P>
至于皇帝行玺、皇帝信玺,以及天子行玺和天子信玺,跟现在的皇帝已经没有多大关系了,反正他想用也用不上。</P>
能盖上皇帝之玺,这说明皇帝已经将自己的身家性命交托到了董承手中。</P>
一旦董承将这封密信送给曹操,等待天子的绝不会是什么好结果,最轻也会被彻底软禁起来。</P>
“我到底要不要冒险呢?”</P>
不得不说,皇帝这封血书来的正是时候,曹操亲自率兵征讨张绣,吕布又入侵沛国,而河北袁绍据说正在集结兵力,随时有可能渡河来袭。</P>
许昌的朝堂上,人心惶惶,公卿们心思各异。</P>
要不是当年袁绍害得自家族长被董卓杀死,恐怕现在已经有人在联合共迎袁绍这位天下楷模了。</P>
“富贵险中求,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拼死一搏!”</P>
这些年来,董承无数次面临抉择,每一次都做出了最合适的选择,这才有了今天的车骑将军。</P>
他相信,这一次命运依旧会站在他的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