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四章鬼族阴蛇蛊(1 / 2)

麻衣相士 庆封 2010 字 8个月前

郑浩南的心中尽管是怕的要死,可是当他听到老头的话之后,便强自鼓起勇气,说道:“请恕我不能奉告。”

“不说是吧?看来老夫还是太过心慈手软了啊。”老头阴测测的说道。

听到老头的话,郑浩南的心中不禁一突,谨慎的问道:“你你想做什么?”

“做什么?很快你就知道了。”

“嘴张开。”老头说完,也不等郑浩南同意,闪电般的便弹出了那只如同枯槁的左手,掰住郑浩南的下巴。

郑浩南吃痛,便情不自禁的张开了嘴巴。

老头随即也张开了嘴,露出了那一嘴散发出一股浓烈腥臭味的大黄牙。

老头一努嘴,郑浩南就看到,一条六毫米长,长相似蛆虫的红色虫子便被老头的舌头顶了出来。

看到老头的嘴里出现虫子的瞬间,郑浩南只觉胃里翻腾的厉害,恶心的很。

不过更多还是惊慌,他知道,这个老头肯定是准备用虫子做出一些对自己不利的事情。

“厘,厘先则嘶额?(你想做什么?)”被老头掐着下巴,郑浩南口齿不清的说道。

”嘿嘿,你不是嘴硬吗?待老夫把蛊虫放到你的肚子里,看你还能不能继续嘴硬下去?“老头冷冷的说道。

”蛊虫?“听到蛊虫的名字,郑浩南就不禁打了一个寒颤。

生在鬼城,郑浩南自然是听过有关蛊虫的传说。

蛊虫,传说中,蛊虫的制作方法是将各种毒性强大的毒虫放在一个密闭容器里,让它们在其中互相打斗,最后剩下来的那一只就被称为--蛊。

“蛊“字由皿虫组成,本指生于器皿的虫或器皿被虫蛀坏。

逐步引申,谷物腐败所生的飞蛾以及通过其他物体变质而形成的虫也被称为“蛊“。

蛊被认为具有变幻莫测的性质和非同寻常的毒性,所以又叫“毒蛊“。

根据传说有些造蛊者强调必须在农历五月五日(端午日)聚置毒虫。

“蛊,多于端午日制之,乘阳气极盛时以制药,是以能致人于病、死。“又:“多用蛇、虫、蜈蚣之属来制,如果无法解救时,一触便可杀生。“

根据《通志》中记载,蛊虫要用一百种虫类,而夷人所要的只有十二种。

在养蛊以前,要把正厅打扫得干乾净净,全家老少都要洗过澡,诚心诚意在祖宗神位前焚香点烛,对天地鬼神默默地祷告。

然后在正厅的中央,挖一个大坑,埋藏一个大缸下去,缸要选择口小腹大的,才便于加盖。

而且口越小,越看不见缸中的情形,人们越容易对缸中的东西发生恐怖,因恐怖而发生敬畏。

缸的口须理得和土一样平。等到夏历五月五日(端阳),到田野里任意捉十二种爬虫回来(不是端阳那天捉回来的爬虫养不成蛊),放在缸中,然后把盖子盖住。

这些爬虫,通常是毒蛇、鳝鱼、蜈蚣、青蛙、蝎、蚯蚓、大绿毛虫、螳螂……总之会飞的生物一律不要,四脚会跑的生物也不要,只要一些有毒的爬虫。

这十二种爬虫放入缸内以后,主人全家大小,于每夜入睡以后祷告一次,每日人未起床以前祷告一次。

连续祷告一年,不可一日间断。而且养蛊和祷告的时候,绝不可让外人知道。要是让外人知道了,自己养的蛊就会被巫师用妖法收去,为巫师使用,主人就会全家死尽。

即使不被巫师收去,成蛊以后,也会加害主人。

一年之中那些爬虫在缸中互相吞噬,毒多的吃毒少的,强大的吃弱小的,最后只剩下一个,这个爬虫吃了其他十一只以后,自己也就改变了形态和颜色。

根据传说的种类很多。最主要的有两种:一种叫做“龙蛊“,形态与龙相似,大约是毒蛇、蜈蚣等长爬虫所变成的。

一种叫做“麒麟蛊“,形态与麒麟相似,大约是青蛙、蜥蜴等短体爬虫所变成的。

一年之后蛊已养成,主人便把这个缸挖出来,另外放在一个不通空气、不透光线的秘密的屋子里去藏着。

据说蛊喜欢吃的东西是猪油炒鸡蛋、米饭之类,饲养三四年后,蛊约有一丈多长,主人便择一个吉利的日子打开缸盖,让蛊自己飞出去。

蛊离家以后,有时可以变成一团火球的样子,去山中树林上盘旋,有时可以变成一个黑影,在村中房屋间来往。

蛊的魔力最大的时间是黄昏。

每次蛊回家之后仍然住在缸中。吃到人的这天,主人就不必喂它东西了。

据说养蛊的好处并非要蛊直接在外面像偷盗一样偷宝贝回来供主人使用,而是要借重蛊的灵气,使养蛊的人家做任何事情都很顺利。

如果主人想要经商,借助蛊的灵气,可以一本万利。

如果主人想要升官,借着蛊的灵气,可以直上青云。

反过来说,如果偶一不慎,被受蛊害的人家知道了,去请专门的巫师来把蛊收掉,蛊的主人便会诸事不宜,全家死尽。

养蛊的人家,除了日常要虔诚服侍之外,到每年夏历六月二十四日,要对蛊作隆重的祭礼。

这个祭礼延续三天,即二十四、二十五、二十六日,在这三天之内,主人要每天都用新鲜的猪一头、鸡一只、羊一头,煮熟以后,到晚上星宿齐观天空之时,全家把猪羊鸡搬入养蛊的秘室中去俯伏祷告,祷告完毕,将猪羊鸡砍碎,投入缸中。据说蛊的食量很大,魔力很高。

祭扫的时候,外人不得参加,消息不可泄漏,否则又有身家性命的危险。

除了聚虫互咬一法外,各种特殊的毒蛊又分别有特殊的制造方法。

除此之外,在两千多年以前的《春秋左传》中就有关于蛊的记载。

宋人郑樵所著《通志六书》里甚至记录了制造蛊毒的方法,大意是说,将各种毒虫集中在同一器皿之中,任其互相袭击与吞食,最后存活下来的就是蛊,即毒虫之王。

历朝历代官府都针对制造蛊毒行为有非常严厉的刑律,故放蛊巫术完全处于秘密状态,历代志书史记,关于蛊毒的记录数量虽然不少,总是寥寥数语,并且语焉不详,这就使蛊婆(草鬼婆)与蛊毒变得更加诡秘。

而在鬼城当地的《鬼城志》也有关于蛊虫的记载。

《鬼城志》中记载说:“鬼族人能用巫蛊杀人,名曰放草鬼。遇有仇怨嫌隙者放之,放于外则蛊蛇食五体,放于内则食五脏。

被放之人,或痛楚难堪,或形神萧索,或风鸣于皮皋,或气胀于胸膛,皆致人于死之术也。“

传说鬼族人放蛊的手法有三到四种,以手法的不同可鉴别法术的高低:伸一指放,戟二指放,骈三指四指放,后果各不相同。

一二指所放的蛊,中蛊人较容易治愈,三指所放就较难治了,倘若是三指四指所放,几乎属于不治之症,中者必死无疑。

中了蛊的人在将死前一个月左右,能见到鬼族人的生魂掩着面前来送物,行话谓之“催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