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着做一遍?”</P>
“有必要么?太蠢了!”</P>
“别再惹出新麻烦了,不会损失什么。”</P>
“你们两条腿的好办,我们怎么做?”</P>
“最好照做。”</P>
“唉......想想办法,意思意思。小图腾巴巴看着呢!”……</P>
经过十几秒钟的内部频道通讯讨论后,队员们决定入乡随俗照做一遍,以免再生枝节。三位人形成员倒是顺顺当当的模仿老者的动作膜拜了一番,就是难为沙王和涡轮,只有通过边转圈边不停折腾减震器造成身躯的摆动来表达诚意了。这情形倒是充满喜感,虎贲分明听到不远处的小图腾发出了略带压抑的偷笑声!</P>
“2163年11月16日,确认发现达到原始城镇规模的外星文明,对方有信奉的神祗,祭祀方式类似人类早期的萨满宗教,石质建筑工艺达到古罗马时期水平,部分武器的金属部件显示其冶金技术疑似接近地球近代水平,原因待查……”虎贲在整理新日志时,梳理出一些难以解释的疑点。</P>
接下来的十一个行星日里,远征队完全沉浸在外星文明的世界中!周边有探索不完的新奇!而对于这些独眼人而言,远征队就好像新降临的神灵一般——钢筋铁骨之下拥有着各种前所未见的‘神奇能力’!</P>
队员们被供在神庙中与那座石雕为伴,隔三差五就会被那名老者率众围观,他显然是这个部落的精神领袖。而远征队要做的就是充分展现“神力”,用些小“发明”——实际都是成熟的老旧技术——来助力小镇的生活和生产。另外,也终于有条件让涡轮专心给蓝波的飞翼做了个小手术——维修飞翼舵面伺服轴承。终于恢复了他的飞行能力!</P>
现如今,科技不仅加强了部落的生产力,还为远征队带来了特权。在小镇内,队员们可以畅通无阻的四处游荡,到哪儿都能享受到恭敬和热情,就连小图腾都因为第一个将他们领回小镇而成了孩子王!</P>
这期间,远征队耐心摸索对方的语言,他们借助智能系统的效率、意识模块的悟性,以及信息存储技术的加持,很快弄懂了外星基础用语。而让队员们惊讶的是,对方学习语言的能力也超乎寻常,双方很快就实现了基础对话,这情况和当初涡轮扫描小图腾脑部构造时的分析吻合。</P>
通过交流并结合勘察,远征队得知这些外星人称自己为巴隆人,他们所在的小镇叫雪特城,城外的火山叫雪特山,是座死火山。而远征队之前在丘陵丛林中撞到小图腾前眺望到的烟柱是城内祭祀天神时点燃大型篝火导致的。这里的大型祭祀有点像地球上一些民族的火把节之类的传统活动——将大如宝塔般的柴火扎点燃,借着熊熊烈焰完成与天神的交流。</P>
按照音译,小图腾名叫卢比;那名老者的确是部落的长老,名叫卢明;用矛射沙王的那个头目是卢比的大伯——根据他们的亲缘关系按地球习惯称呼——名叫卢飞。而当初抱起卢比躲避远征队员的那人是他父亲,叫卢奇。</P>
借相互熟悉后亲切接触的机会,涡轮还扫描出个让人惊奇的事实:巴隆人有两张嘴,除了那张似乎随时要吻人的进食通道外,还有一张隐藏在下巴与脖颈之间的唇口,这道口子才是他们的语言器官!</P>
巴隆人还不明白他们脚下的无边大地其实是个‘圆球’的事实,更别说行星绕恒星公转之类的概念了。要建立当地准确的时令系统还得远征队自己推算:根据巴隆人的描述,巴隆星只有热季和凉季两种季节——至少远征队所在的地区是这样。季节更替周期大约要70个巴隆日。</P>
以地球公转轨道的对称性做对比及推测,公转周期理论上有四个季节时段,这说明巴隆星的自传轴和公转轨道有可能几乎垂直,或者她的公转轨道是接近正圆形,从而导致冬夏、春秋这两对季节的气候几乎一致。那么,巴隆星的公转周期应该是约280个巴隆星日,再根据之前测定的昼夜周期接近36小时,可以推算出巴隆星的一年的时长相当于约420个地球日。</P>
雪特城目前的计时技术很有趣。他们根据祖传经验,在小镇的不少地方制造了石砌计时器,这是一套滴水计时系统,人们在石砌水柜中注满水,通过一个细小的、尺寸统一的开孔让水慢慢滴入一个带有刻度线般刻痕的小水槽内,他们把一昼夜分为八份,当刻度线全被淹没就表示过了一个昼夜,会有专人立刻放空水槽并为水柜补水。远征队用这个系统验证了一番,一个巴隆星日的确是36小时。</P>
虎贲眼见计个时还这么麻烦,就指导他们用石板和长矛造了几个日晷。虽然也是老掉牙的地球技术,但精度比水槽高许多而且还方便,一下为巴隆人节约了不少人力,这也是远征队被巴隆人奉作上宾的原因之一。</P>
巴隆人的文明程度很原始,却让惊人的疑点越来越凸显:从生活习俗和技术水准看,巴隆人的认知水平相当于地球新石器时代晚期,但他们却能修筑出相当于人类青铜器时期建筑水平的石砌房屋。如果说是某种尚不明确的本地环境造成了这种技术领域间发展的不平衡,那更加匪夷所思的是,巴隆人根本没有掌握金属冶炼技术,手中却握有配备工艺精湛金属矛头的武器,尽管只是少数长矛。</P>
远征队找机会仔细查看了那些矛头,它们明显是利用一些机械化装备的零件粗略加工而成,经检测竟发现,这些金属制品不少都是高强度合金。据卢明说,这些矛头是用神兽骨头做的!</P>
“以前四百多年,大概,有很多天神落下,劈开山、起狂风。赶我们走,又教造石屋。不能接近天神,有风沙挡,神天空飞两百年,后来不见了,风沙里一些神兽,死的,砸,砸烂它们身上,得到这些。”这就是卢明用刚掌握的地球语言磕磕巴巴描述的大概情况。据了解,巴隆人的平均寿命大约是90巴隆年,而这些天神的事情是从他祖辈那里口口相传下来的。</P>
远征队问起夜里那一串串升向高空的光点的情况,卢明也说不清是什么,只知道那些光点串升起的地方就是当年天神的地盘,那里被永不停歇的飓风之墙包裹,没人能够进入!</P>
“要么是机会,要么是麻烦。”虎贲暗想。从手头的证据看,‘天神’们十有八九是极其强大的高端文明,他们的武器或者工程设备能改造地貌,很可能有控制天气能力。如果卢明所言不虚,正是这些神仙们把巴隆人赶出了原来的家园,但也教会他们建造房屋等生存技术。</P>
“神兽?的骨头?”蓝波边就着卢明的描述推测真相边指指虎贲。“我们这儿也有一只。那些神兽是不是长得和他差不多?”他半开玩笑的引导卢明拿虎贲做对比。</P>
卢明倒是实在,真的认真看了看虎贲,然后笑着摇摇头。“神兽~没见过,都是祖辈们传说下来,他不像传说。”</P>
“到真有可能是类似你我这种的机器。”虎贲对这个玩笑并不介意,但顺着它推理却挺符合逻辑。</P>
“骨头即零件。”涡轮接茬想象:“齿轮、尖锥体、金属薄片,可能是传动装置、轴承、和外壳。”</P>
队员们七嘴八舌猜测了片刻,一致认为神兽应该是某种智能化水平不明的机器人,而那些夜空中的光点串就是它们或它们主人的杰作!</P>
“2163年12月3日。确定巴隆星存在与巴隆人代差巨大的高等级文明,初步确认该文明有制造自动化机械装备及航空能力……”虎贲在讨论之余把获取的重要信息整理成日志。</P>
这天,神庙门外突然掀起一片吵闹声。正在与远征队员聊天神的卢明连忙拎起权杖出门察看。队员们见状也陆续起身,小心翼翼地穿过庙门来到院中。</P>
远征队晚出来一步,只见卢明已经被两个端着长矛的巴隆星壮汉围住,闪亮的金属矛尖指着他周身的要害部位。院门口处,卢飞和另外两名勇士灰头土脸地靠坐在围墙根,他们身上挂彩,也被几根长矛紧盯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