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神域初显(2 / 2)

“那些真的是金属?这么大规模的金属地表?加上风墙,简直是超级艺术品!工业艺术!”回程途中,螺旋仍有些将信将疑地回味着那十几秒钟的画面。</P>

“看质感不会有错。纹路排列得整齐又紧密。”蓝波接茬道:“真像一块大芯片板。”</P>

“天神对我们视而不见。风墙也摸了,导弹也打了,是敌是友总该有点儿表示吧?”沙王倒是对‘天神’们始终保持缄默感到纳闷。</P>

的确,远征队在周边转悠可不是一天两天,今天飞了个物件跑到风墙以内探查,对方居然无动于衷。即便以地球的技术水平看,别说近距离叨扰,就算在飞船坠入大气层时,甚至凤凰号仍在巴隆星太空飘荡时,就该被他们盯上了。这些天神的沉默也不知是出于藐视还是正躲在暗处默默的监视?</P>

“难道是座空城?”涡轮冷不丁发问。</P>

“你是说,那里的主人或者说是居民们不在了?”虎贲有些诧异,转头看着涡轮。</P>

“那刚才通天塔里飘动的黑影是什么?怎么看都是个正在运转的系统工程。”螺旋不同意这种推断。</P>

“无人化管理也不是不可能。”地球的一些AI工厂和自动化公共设施的模样迅速的在虎贲系统中过了一遍。</P>

“方圆一百多公里的金属地区没人?还是全自动运转?”蓝波语气中满是质疑:“这智能化的信息量得有多大?这么浩大的工程是干嘛用的?”</P>

“那也不能解释他们的沉默,没有预警系统?防御机制?”沙王也是满嘴问号:“今天我们可是抛了东西进去,就差砸门了。他们没一丝好奇心?总该有些应急程序吧?又聋又瞎么?”</P>

“估计就两种可能。”虎贲闪过一个念头:“要么我们早被吃透了,被他们无视。要么就是座残骸。”</P>

“残骸??”队友纷纷质疑:“那风墙是怎么回事?通天塔里飘动的是啥?残骸还能控制气象?”</P>

“不对不对,不是残骸。”虎贲的系统连忙收回了意识模块冒出的欠考虑论断。“要不就是巴隆星人太弱了,他们设置风墙就足以将他们隔离在外。我们的高速导弹能绕过风墙显然不在他们的风险清单之内?”仔细琢磨了片刻后他给出一个逻辑上说得过去的推测。</P>

“我认为,风墙这么薄,加把劲就能闯过去!”沙王岔开话题:“之前的外挂防护水准太原始,只要花点时间升级装备一定能成!”</P>

“关键是那些停不下来的雷电。”、“对,解决了它们,就只剩体力活啦。”、“得有个可靠的屏障。”……众人七嘴八舌的讨论起来,一致赞同沙王的提议。</P>

“2164年9月16日。使用改装的巡飞弹侦测风墙内部,发现大片金属设施、疑似太空梯的建筑以及正有序飞升的不明物……”虎贲边跟着讨论,边整理日志。</P>

几个巴隆日后,远征队又一次站在了风墙外缘。这次,风墙面对的是五个高矮不一的铁网怪物——队员们根据各自体态和外形特征,用凤凰号船身外壳上那些已经损坏的气囊舱部件和现加工的密集细小铁链组装了五套能将自己全身包裹住的柔性抗风、防雷电法拉第网屏蔽罩。</P>

为了抵御强大的风力,远征队将气囊隔舱部件切割成屏蔽罩的骨架,固定在身体的重要部位,细密的铁链则将各个骨架连接成整体。穿上身后,队员们一个个都好似冷兵器时代的链子甲武士。这种远古装备形式此时竟然成了对抗气象武器的法宝!</P>

远征队以前一次的队形再次钻入风墙。它还是老样子,不下十九级的干燥强风裹挟着漫天风沙以及道道闪电,将那座隐秘的‘神域’与周围的自然界隔离开!</P>

在虎贲视野中,走在前面的队友们犹如四只披着黑纱的幽灵在不断变幻的电光下摇摇晃晃地向前漂移。为了尽量少引电,远征队刻意挑选相对低洼的路径蜿蜒着前进,但金属的躯体和外罩仍不时引来一道道霹雳!好在有屏蔽罩护体,迎面劈下来的电光都在他们头顶止步,化作一道道电弧涌入躯壳下的地面。</P>

虎贲盯着时间显示,好确定穿过风墙的时长和速度。四小时二十分钟后,闪电消失在身后,同时风力骤降,阻挡远征队的只有翻飞的沙尘。再行进二十分钟,空中只剩下在微风中漂浮的尘霾,一片朦胧的后面似有似无的透出些亮光。</P>

“哟吼!成功啦!”沙王头一个欢呼起来!穿过约三十公里的风墙,队员们用了四小时四十分钟。这堵气象屏障让原本可以近百公里时速在陆地行进的沙王和虎贲也只能龟速前进!</P>

远征队扯下屏蔽罩,一路高歌向前挺进。当他们将最后一片尘霾甩在身后时,却被眼前的景象晃得目瞪口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