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自留地(1 / 2)

“小锋啊,你为啥不早些跟咱讲清楚呢,这虾子竟然卖得如此之贵,咱们哪里吃得起哦?”</P>

舅妈埋怨道。</P>

心好疼,好多钱吃进了肚子。</P>

“一斤就要五毛钱呐!五毛钱呐!”周靖也是痛心疾首。</P>

两人仿佛觉得自己错失了好几个亿一般。</P>

好吧,5毛钱,对于精打细算的渔民来说,的确是一大笔钱。</P>

“而且一只虾子起码得有半两重吧,一两就得花去五分钱,我可是足足吃了七八只呀,那岂不是相当于吃掉了一包大前门香烟?”</P>

“其实咱俩还算吃得少的啦,伏波和定海更夸张,他俩加一块儿少说也得吃了二十来只!”</P>

夫妻二人越算心里越难受,越难受就愈发后悔。</P>

陈锋看他们,像是看到了那些高价接盘买房,结果半年后房价暴跌一倍的辛苦打工人。</P>

‘早知道,价格应该报低点。’</P>

“舅舅,放心好了,我保证,以后会挣很多钱的。”</P>

“好啦,好啦,别再算了。”</P>

最后还是姥爷先冷静下来,制止了这场无意义的后悔行为。</P>

“上次的虾子,都是小锋自己钓的,他想吃就吃。”</P>

“有钱有什么用,没有票,就是一堆废纸。”</P>

“龙王爷保佑,来虾子,来虾子,来虾子。”</P>

舅妈没有成功,依旧是海鲶鱼。</P>

周伏波、周定海一起钓上来两只对虾,乐得他们两高兴不已。</P>

“小波、小海,今晚你们可以多吃几个海螺肉。”</P>

小表弟对视一眼,默不作声。</P>

陈锋爆炒海螺肉也很好吃,但比起油炸的对虾,则差了许多。</P>

花费三个多小时,钓上来四桶海鲶鱼,大半桶对虾,鱼群、虾群游走了。</P>

除了陈锋还可以继续上钩对虾外,他们发现几分钟一次的提竿行不通了。</P>

“小锋,看看手表,几点了?”姥爷看着木桶的虾子乐呵呵道。</P>

海鲶鱼卖不出价格,陈锋建议留在家里做成鱼干,充当粮食,和杂粮、白菜混搭着吃。</P>

当然,如果保鲜好,当天送到红星轧钢厂也不错。</P>

工人们天天吃素的,对鱼肉特别期待。</P>

陈锋看了一下手表,说道:“十一点多。”</P>

“走,回家去。”</P>

一群人绕了半圈,悄悄回到家里。</P>

看守家里的姥姥,正在用稻草编织草鞋。</P>

建国初时,只有富人家穿得起布鞋,抗美援朝时曾有学生参军拍下一张照片,三十多个人只有一人穿着布鞋。</P>

现在情况好了很多,但布鞋在农村依旧属于贵重保暖物,平时尽可能不穿。</P>

广大的农村,夏秋一般是穿草鞋居多,冬春则是保暖的棉布鞋。</P>

下午还是钓鱼,这次运气好,遇上对虾群。</P>

晚上吃完晚饭,陈锋借故出去溜达。</P>

两个表弟想跟着。</P>

“自行车,拿去骑。”</P>

“谢谢表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