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狡猾的陈疯子(1 / 2)

陈锋进去房间内,老爷子拿着一个画轴看。</P>

很多人以为古董之类的好东西,肯定集中在城里,但这个说法不对。</P>

实际上,在清末民国时期,很多资本家本身也是大地主,或者说地主与民营企业家是一体的。</P>

中国人对土地有着特殊的情结。</P>

哪怕是做生意发财,也要在老家买几百亩土地。</P>

不为了那点田租,就是为了给子孙留一条后路。</P>

在动荡时期,那些地主家的仆人没少拿主人家的东西,四九城就更多了。</P>

“还不错,花了多少钱?”</P>

以陈锋跟着关于山虚心学习的成果,一眼就看出这幅画是清中后期的文人所作,或许不出名,但也算是一件不错的文艺作品。</P>

“十二块六毛!”许大茂眼睛一转,张嘴就是扩大了十倍。</P>

陈锋冷笑道:“我再给你一次重新组织语言的机会,错过了,你以后就别来了!”</P>

许大茂犹豫半天,最终不敢拿自己的幸福做试探。</P>

“一块两毛六分。”</P>

这家伙倒是记得很清楚!</P>

陈锋和老爷子暗自松口气。</P>

一块两毛六分钱收的东西,而且不卖出去,只是自己拿去用,就算被人举报了,也构不成投机倒把罪。</P>

按照法律规定,投机倒把分三种:一是囤积居奇、操纵价格、制假售劣等;二是指游离于计划经济秩序之外的“地下”工商业活动;三是指赚取牌价、市价之间差额的各色“寻租”。</P>

许大茂犯了第二条,即非法私人交易。</P>

但总交易额低于10块钱,就算进了公安局,也就是写一封检讨书,屁事也没有。</P>

没办法,现在非法交易多的是。</P>

如果交易额才一块多钱都要坐牢,那么东方大国就要变成监狱大国了。</P>

投机倒把,有点类似偷窃。</P>

后世偷几十块钱,顶多批评教育;偷1000块以上,才会判处三年以下的徒刑。</P>

正常情况下,公安都懒得这么做,浪费警力和检察院资源,一般是退钱、协商解决,除非有人故意报复。</P>

偷一万元以上,才会立案处理。</P>

陈锋打开袋子,他原本怀疑数量的,可看到连烟杆子都有好几件后,感觉里面应该有一百多件。</P>

倒出来数了数,刚好102件。</P>

其中,最有价值的就是一尊十几厘米高的铜制小佛像。</P>

满清信仰相对复杂,以藏传密教为主,辅以传统的东北跳大神——萨满教。</P>

北海的永安市,就是康麻子为了大喇嘛们修建的寺庙,也不知道有没有度化东侧景山上的孤魂!</P>

“许大茂,很好,我很喜欢你这种认真努力的精神头,再接再厉。”</P>

“东西,你拿回去放着。”</P>

“啊?”</P>

许大茂愣住了。</P>

他以为陈锋看不上这些小玩意,急忙说道:“这么多东西,肯定有几件不错的吧,这幅画还可以。”</P>

“你知道个屁!”老爷子忍不住笑道:“撑死了也就是一个不知名进士留下的文墨,看看还行,但没有太多价值。”</P>

许大茂读书不多,但也是初中毕业,否则也不会从众多竞争者脱颖而出,成为红星轧钢厂的放映员。</P>

当年轧钢厂挑人去学放映,也是需要竞争的。</P>

不过他对古董是真不懂,下乡去捡老物件,那也是根据东西的品质、外形等简单分析。</P>

反正一件几分钱,他耗得起。</P>

不过十件都凑不齐,就有点悲剧了。</P>

“额,小锋,这么多,一件都没看上吗?”</P>

陈锋也没有坑他,说道:“东西算我收下了,但放在你家里,待会我给你配置十天的药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