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看出来是没用的,一来厂子轮不到他一个临时工指手画脚;</P>
二来即便是让他当厂长,也改变不了厂子日暮西山的结局----无他,惯性尔!</P>
雪鸟啤酒厂错综复杂的人情关系,人浮于事的臃肿体系,地上地下蛛网般交织的利益输送链条,就算神仙来了也改变不了凋零的现实。</P>
再者,陈东作为临时工能进入销售处,已经让很多人眼红。</P>
就算他有干破苍穹的能力,这会也得盘着,也得低调做人。</P>
在一个正式工人均工资300的年代,你一个临时工就算每月销售一万箱啤酒,能给你多少奖金?</P>
500就撑死了,要知道科级干部工资才五百左右。</P>
所以,陈东现在要做的就是低调,按部就班,摸清啤酒厂的底细,看看有哪些人可用,为今后收购啤酒厂做准备。</P>
雪鸟啤酒厂的位置,属于青州市二环,未来这三千亩土地的价值,是以十亿为单位衡量的。</P>
廖处虽然身为销售处处长,但销售处的人他也不是轻易能动的。</P>
这也是市属企业的特色,在关键位置上的人各个有背景、有关系,别说处长,就是厂子来了也得掂量掂量。</P>
但为了报答陈东,廖处还是通过辗转腾挪、利益交换,给他弄个“寒酸”的美差--负责“白云县”的啤酒销售。</P>
白云县属于青州市的四郊五县,距离啤酒厂大概90里。</P>
此时的白云县还很穷,啤酒销量不高,再加上其他品牌的侵蚀,雪鸟啤酒销量由过去巅峰的6000箱,降低到3000箱,打骨折。</P>
之所以说是美差,因为白云县的距离很尴尬,90里说远是真不远,说近也不近。</P>
如果出差的话,要坐定时定点的公交车,一天一趟,你今天去绝对是回不来的,除非自己骑车,毕竟一个小销售是不会给你配车的。</P>
但是骑摩托车的话,厂子不报销油钱,往返180里也没哪个销售愿意骑自己的车去。</P>
至于骑自行车,疯啦!</P>
对于出差的人,厂子每天的食宿补贴是25元,别看才25元,已经让很多人眼红了。</P>
如果有个亲戚在白云县,至少一天15--20的住宿费能剩下,这还不是美差?</P>
在基本搞清楚啤酒出货流程之后,陈东便坐客车去了一趟白云县,跟在白云县的啤酒代理,白云县城供销社的朱经理进行了简单的对接。</P>
这年头大家的销售理念还非常落伍,供销社就是老大,你需要买啥来我这里进货。</P>
根本就没送货的概念。</P>
陈东来白云县城的目的,当然也不是搞什么销售创新,纯粹就是业务沟通。</P>
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既然陈东需要工人的身份,也得到了销售的职务,那就把它中规中矩的干好,至少不能落伍。</P>
朱经理是供销社正式工,铁饭碗,牛逼的很,还轮不到他这个二十岁的销售指点江山。</P>
请朱经理吃了两顿饭,朱经理托人带陈东在县城附近的某个破败寺庙旅游一圈,然后晚上洗了个桑拿,第三天陈东便坐车回到了青州。</P>
回到青州的当天晚上,彦四就联系了陈东,邀请他到家中做客。</P>
彦四有钱,当初买了四套别墅,但住的地方却是在市郊新盖没多久的农家院,不过装修确实不错。</P>
这也是陈东第一次见到彦四的老婆(原配结发老婆,据说在外面还有几个小老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