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郭舜昌火了、东影医疗爆了(2 / 2)

但是东影医疗比康德医院防范的还要狠,同样不接受非预约采访,你连大门都进不去。</P>

陈总共遴选了七家媒体,央视、央报、开原省日报、省台、青州日报、国内某顶尖医学杂志、医学报。</P>

至于东影医疗,陈总直接征用了dS医疗器械的实验室,临时换上东影医疗器械的牌子,供记者采访、拍照、录像。</P>

经过包装的实验室,看起来格外高大上,十几个老外在实验室来来往往,一些穿着防尘服忙碌做实验的专家,各种叫不上名字的实验设备,能拍的都拍一下。</P>

老卡罗、老达尼、凯文、关启民(刮了胡子)、景千山都客串了一把专家,还煞有介事的接受记者采访,对着镜头侃侃而谈,含泪诉说科研工作的如何辛苦。</P>

连从镜头不经意路过的工作人员,都是精挑细选。</P>

男职工不论年龄,一定要浓眉大眼,看着就像人才。</P>

女职员首先是漂亮,安慕雨、萧晴都被安排去穿着雪白的工作服,在镜头后面晃来晃去。</P>

记者是懂收视率的,知道观众想看啥,特地给了萧晴、安慕雨两人长达12秒的工作特写。</P>

在后来的各个版本的剪辑中,从老达尼到景千山,采访视频都有不同程度的删减,唯独萧晴和安慕雨的工作特写,不但一刀没剪,还要反复使用。</P>

更过分的是,有的版本背景音是老外专家的采访讲话,视频镜头居然是美女做实验,这找谁说理去。</P>

陈总也被专门采访了。</P>

陈东是懂新闻的,知道这个时候该怎么说:</P>

第一,说省市领导高瞻远瞩,这项工作就是在他们的领导下进行的。</P>

第二,说郭大夫厉害,如何辛苦、如何执着、如何通宵达旦、废寝忘食的工作,连家都不顾上,险些妻离子散。</P>

第三,说科研专家们舍小家为大家,尤其是老达尼等一批老外职工,被陈总的精神感动,抛家舍业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P>

第四,说自己太难了。为了研发这个项目贷款数百万,压上命运前途,背水一战,不成功则成仁。</P>

访谈中,陈总几度哽咽落泪:我只是十亿国人中的普通一员,我不在乎自己的成败,哪怕再失败十次,但凡还有一丝机会,我都会义无反顾的坚持。我在乎的是我们的国家能否早日矗立在世界民族之巅,能拯救更多患者的生命,我这辈子值了。</P>

在场的三个记者都被陈总“朴实无华”的发言,感染到热泪盈眶,不能自己。</P>

随着央视新闻45秒的报道,郭舜昌彻底火了,当然央视新闻里没有东影医疗的采访镜头,也只是随口提了一句而已。</P>

东影医疗在乎的也不是央视报道,他们只要在医疗圈内火就足够了。</P>

火出圈外也不现实,这年头很多人连心血管支架都不知道是啥。</P>

九成五以上的百姓还以为心血管支架,是要开胸,在心脏上开刀做手术。</P>

随着郭舜昌的大火,东影医疗也跟着爆了,国内很多大医院纷纷来电、来函要到东影医疗考察,谈合作。</P>

“这个可以有!”</P>

圈子里敏感的人很多,郭舜昌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大夫,半年就能突破的手术,别人未必不能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