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我给他们送个财神爷去(2 / 2)

陈东有个长远的想法,以后青州乃至开原省电视台拍风采纪录片,远东集团的建筑或工厂要占一半的镜头。</P>

怕耽误刘青山的时间,陈东站了起来:“好啦刘叔,我先回去了。过两天有港商来,我争取让他们两年内在青州投资20亿。”</P>

“你坐下!”</P>

刘青山本来也准备办公务了,一听说港商要投资20亿,立马又来了兴趣:“不着急、不着急,先说说这20亿的事。”</P>

…………</P>

回到办公楼的时候,已经18:10,陈东没回自己的办公室,而是直接去找了老厂长赵振山。</P>

老厂长还没走,见到陈东回来很好奇,怎么这个点来了。</P>

两人坐下了之后,陈东把今天去市委开会开会的内容说了一遍。</P>

“这个任务,老厂长非您莫属啊。”</P>

老国企改革,外人根本不行,年驰野、李泽南这种跨国大企业出来的也白搭,只能赵厂长这种老江湖上,他过一遍水,就能大概知道里面复杂的人际关系。</P>

老厂长倒也没意外,因为他去年跟青裕酒厂的厂长谈的时候,青裕酒厂就已经在接触外面的老板了,只是没想到最后这个盘子给了陈东 。</P>

而且,老厂长有个最大的优点--不管面前多大的困难,多重的任务,不怵头!</P>

这也是革命老前辈的传统:再难,有当年两天没吃饭,拿着用木头削的红缨枪,跟日本鬼子正面硬刚难?这事老厂长真干过,而且那一年才15岁。能活到现在,纯属命硬。</P>

“政治任务?”</P>

老厂长拿着陈东带回来的资料,一页一页的翻着,随口问道。</P>

陈东点点:“政治任务,市委的要求是稳定。这帮职工现在学了咱们南山制药,有人在背后串联,动不动就聚集,市里把责任推到咱们头上了,说咱们开了个坏头。”</P>

老厂长笑了笑:“看来这里面不少‘大运动’时期的人物,很会发动群众。”</P>

陈东点点头。</P>

老厂长接着到:“不是坏事。企业被掏空了,蛀虫们吃的脑满肥肠,老百姓却连饭都吃不上,还不让人家闹一闹吗?”</P>

“英雄所见略同!”</P>

陈东也是这个想法,后世的经验告诉他,不团结啥事都干不成。</P>

数百人买了烂尾楼,肯出头的连10个都没有;数万人融资被骗,上千人存银行的钱不翼而飞,最后都是不了了之。</P>

不团结,就打掉牙朝肚里咽。</P>

“酒厂跟南山制药不同。”</P>

陈东给老厂长递了颗烟:“南山制药有药方专利,拿来就能用,也有市场。但青裕酒厂出的酒,连咱们青州人都不喝,接手后,短时间内恐怕很难产生效益;咱们的中华劲酒是药酒,没那么大产量,如果交给青裕酒厂,根本就是高射炮打蚊子。”</P>

这确实是个难题,南方的白酒销量本来就不高,青裕酒厂又没啥特色、名头,接手后生产啥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