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观念有差(2 / 2)

“是是是,曲总说得对。”马翔和冯彬连连点头称是。</P>

庞磊足足讲了十分钟,在肖空提供的稿子基础上又做了一些即兴的发挥,中间穿插几个小笑话,赢得了观众的阵阵热烈掌声。</P>

“一帮乌合之众,哪懂什么房地产市场!”看到观众反响如此热烈,曲老板心里酸酸的。</P>

“谢谢庞总的分享,”主持人读着串场词,“相信庞总的发言给不少同行以启发,共同推动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P>

如果说庞总的方天地产代表的是成长型的房企,那么下面我们要邀请的就应该是规模型的房企。</P>

这些企业体量巨大,对行业发展的影响力也巨大。我想大家都猜到了,下面和大家分享的是碧恒地产总裁曲总!”</P>

这次的掌声明显比庞磊刚才上台的时候要热烈得多,看来大家对曲总的熟悉程度明显超过对庞磊的熟悉程度。</P>

“刚才大家都听了方天的庞总介绍自己的经验。我只能说,各有各的办法。”曲老板慢慢地说,“我下面要介绍的经验,可能和前面方总介绍的,和各位想听到的都完全不一样。”</P>

“我认为,在房地产行业立足,首先要的就是资金。就如同买房的三个要素是什么?地段、地段和地段一样,盖房的三要素是什么?资金、资金和资金。有了资金你才能抢下最好地段,最好的施工队,最好的材料,最后盖出房子之后,还要有大笔资金砸进广告宣传营销。这样用户才会认为买的房子更值。</P>

至于什么数据分析什么信息搜集整理,都是瞎扯,不过是乙方骗人的把戏而已。”</P>

讲到兴头上,曲总把大手朝空中一挥,仿佛指挥着千军万马。</P>

“就拿我们碧恒地产进军新加坡市场来说吧。我们是绝对的迟到者,之前盘踞在新加坡已经有三家全球性的房地产开发企业。看上去虽然形势很严峻,但我们的资金充足啊,直接在土地拍卖会上干翻了那三家老牌房企,给他们些厉害尝尝。”</P>

曲老板傲然扫视一眼台下,黑压压的一片,仿佛匍匐在他脚下的臣子。</P>

“现在的房地产行业已经进入了资本密集、资本竞逐的时代。可以断言,在未来的五至十年之内,在座的各位就得有至少一半被并购,最多只能留下一半。这还可能只是保守的估计。</P>

那么到底应该怎么快速成长呢?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先让自己吃成个大胖子。或者说通过并购快速成长。</P>

快速成长会用到的钱从哪里来?这个自然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喽。”</P>

说到这里,曲老板面露得意之色。</P>

“总而言之,古话说‘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淤泥’,我从来都认为通过分析抓趋势,那都是雕虫小技而已。举个例子来说,虽然方天从国内市场转国外市场比我们早,但我们只要看到了这个趋势,只要钱多,转到更高端、利润更高的新加坡,这不是分分钟挣钱的事儿?”</P>

肖空只有苦笑。</P>

“这曲老板到哪儿都忘不了打压方天。”肖空小声告诉庞磊。</P>

“可以理解,”庞磊的心情不错,“毕竟从原来的相差五倍不止,到现在市值仅相差100亿,这事儿搁谁心情也好不了。”</P>

肖空无奈地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