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章 争夺(1 / 2)

我成了女文青 徐不争 1318 字 7个月前

在中国的古代,很多诗人写过《悯农》,但流传比较广泛的就只有唐代诗人李绅的《悯农二首》,还有宋代诗人杨万里的《悯农》等。

而杨万里的那首是七言,所以很明显张芷曦要写的不是这首。

至于李绅的,第一首也不合适,所以张芷曦选择的则是那首小学课本上学习的,锄禾日当午。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很快,短短的四行诗就被张芷曦写了出来。

意思也超级简单,对于在座的几位来说,几乎是一眼就看穿了其中的意思。

可就是这么简单的一首诗,却是让在座的这些人都说不出话来。

一开头就描绘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依然在田里劳作,那一滴滴的汗珠洒在灼热的土地上,完全描绘出了农民真实的劳作生活。

他们这些人在张芷曦这个年纪的时候,基本上都是参加过田间劳作的,知道这其中的艰辛。

但是却没有想到,在这好多年轻人甚至都不懂饭菜出自何处的年代,居然有一个二十岁出头的小姑娘,有寥寥十字的言语,描绘出如此生动而有真实的劳作场面。

这怎能让他们不惊讶。

尤其是看着张芷曦那完全像是十指不沾阳春水的样子之后,这种惊讶在他们心中更甚。

而如果前两句的用词,是让他们惊讶张芷曦的描绘能力的话,那后两句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则是彻底震撼了他们。

与现在很多写诗的人的那些空洞的说教,还有无病的呻吟不一样,这简简单单的两句,不仅贴近了大家的生活,而且还用这样的精简言语,发出了蕴意深远的如同格言般的声音。

并且这个声音又不像那些格言般是以说教的方式,而像是作者一声深沉的慨叹,凝聚了他无数的真挚感情,与悲天悯人的品行。

大道至简,在座的这些人心中都是冒出了这个词。

在他们看来,这不一定是一首流传千古的名句,但这首诗一定会是一首影响深远的好诗。

这首诗的绝妙就在于它的含义,在此含义之下,任何花哨的言语都是多余的。

“张芷曦同学,这真是你平常写的?”最先反应过来的还是田教授,刚刚失落的他,这回又变得目光灼热起来,兴奋的问着张芷曦:“还有吗,还有吗?”

“你平常写不写乐府诗?能不能让我看看你写的乐府诗?”

“乐府诗吗?”张芷曦沉吟了一下,没有回答。

而是又一次拿起了笔,在刚刚的那张宣纸上继续挥墨。

看到张芷曦真的开始动笔,田教授越发的兴奋起来。

乐府诗这种体裁,现代人很少有写得精彩的,可越是这样,他越是喜欢,也越是研究。

只是,他写了这么多年的诗,其他的诗词体裁还好,但是乐府诗他一首都没有满意的。

此刻见到张芷曦想都没想就动笔,心中也是因为她刚才的那首《悯农》开始变得有些小小的期待起来。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很快,一首《长歌行》跃然于纸上。

之所以选择这篇,也是因为这其中的劝人奋进的含义,能够呼应她一开始说的那篇《少年中国说》,这样的话,就算是诗词,估计也没有什么人再怀疑那篇《少年中国说》不是她写的了。

而大家看到张芷曦这么快又写了一幅字,还是一首乐府诗的时候,都是再次围拢了过来。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