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淑妃明白其中原委,决定先让这厮做个参议,吩咐会后召陈宜中宫里叙话,算是做个了结。
不料,这厮去凤喜宮痛哭流涕一番后出的第一个主意就是恢复帝制,听得杨淑妃既震惊又莫名的激动。她淡淡的说大宋已经定下共和制复兴便不再朝三暮四,文武百官都看着呢,哀家定要一路走下去。
这厮再提第二个建议,要大举募兵北伐,令汉王南下,两厢南北对进,打通和川陕制置司新收复的地盘,这样的话大宋的整体实力就会大增。
杨淑妃觉得这厮说道她心坎上了,她就想和赵炳炎在一起,能看到也是很舒服的。她满是欣赏的看着陈宜中,觉得还算有用,叫他去和大将军说道说道,随即端起茶碗吃茶。
端茶送客,陈宜中当然懂中国人的待客之道。这厮立马告辞,躬身后退五步离去。
刘嬷嬷欢喜的从边上过去替杨淑妃捶背,缓缓说道“陈公知进退,懂规矩,主子总算有个交心之臣了。”
杨淑妃不屑的说一个晃晃如丧家之犬的废物能有啥用?不过是留着替哀家解解闷而已。
刘嬷嬷笑呵呵的说陈公当年的做派实在叫人难看,身为宰辅却丢下朝廷独自跑路,叫天下人笑话。
主仆二人有了共同的话题越聊越深。
陈宜中得了太后召见心中欢喜,回到他女婿的府上竟然哼起小曲儿来。
他女儿问“爹爹如此开森,有何好事啊?”
这厮叹息一声说自打从临安逃难出来,老夫是东躲西藏,寄人篱下,如今总算得了太后赏识,要出头啦。今日太后召见,爹爹估计日后还有重用,总算不虚度余生呐。
这人都是一样的,有谁不想干点流芳百世的大事儿。
她女儿转过去和夫君吃茶,这个女婿的看法就不一样了。他说爹爹难有作为了,如今朝堂上已经不是凭借一张嘴皮子走天下,汉王要的是敢做敢为,忠心3报国之士,大将军和陆相都为汉王马首是瞻。
他小声告诉老婆,一同跟到升龙来的好友虽是在朝廷有了官身,但是都无所作为。
像赵忠,过去就是马军统治,眼下搁在近卫军中就是一个营长,那些个团长、旅长的带着两千,一万、甚至两万兵驰骋疆场,他日定会有大好前程。他们都在商议要太后恩准,去北伐军中效力呐。
陈宜中的女儿渐渐明白了。
是啊,想当年她爹爹还是丞相的时候住的可是大大的府邸,如今自己夫君官微势弱,就在一个小小的四合院里打转。像赵忠他们那些一路跟过来的好友就更惨了,连个像样的四合院都没有。
所谓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他们肯定思变了。
赵炳炎如何晓得远在升龙的这些琐碎,他在真武山才休息了一天,升龙的电报就到了。
文天祥捏着电报手指轻弹说道“看吧,这好日子才开头呢,有人就来搅和了,他陈宜中算啥东西?也要指手画脚。”
赵炳炎看过电报,杨淑妃来电征求意见,为陈宜中讨要副国主级的待遇,原因就是此人曾经做过宰辅;升龙朝廷决定扩大募兵,再举北伐大旗进军云南路,要打通最宁和曲靖之间的通道,把大宋的南北两块属地连城一片。
这是两件事儿。
第一件,他觉得升龙的朝廷要动荡一下了,陈宜中真不愧是做过宰辅的,一出手,立马就让朝廷波澜荡漾。
文天祥问他如何回电?
他认为陈宜中逃离临安就是自动弃官,如何启用?当由国主自处。
至于再度北伐,眼下还不合时宜。募兵可以,当结合升龙路的实际,鼓励年满十八岁的儿郎报效国家,但不要强迫入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