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兄妹连心(1 / 2)

宋砚舟沉吟再三,还是忍不住道。</P>

“不是哥想打击你……你知道动物皮草,硝制工艺很复杂吧?</P>

“若是硝制不好,皮草就会变硬,缩水,掉毛。</P>

“非但卖相极差,而且保暖效果也差……十张皮草,能出一张精品,就算是老师傅了!”</P>

宋明礼歪了歪脑袋。</P>

宋砚舟以为她不明白其中路数。</P>

“也就是说,皮草生意,成本高,风险大……”</P>

“如果我会硝制呢?”宋明礼平静道。</P>

“嗯?”宋砚舟微微一愣。</P>

宋明礼不是吹。</P>

前世,为了帮侯府赚钱,她不能只靠自己的嫁妆。</P>

她的嫁妆虽丰厚,但侯府那么多人,也会坐吃山空。</P>

人有多少潜力,有时候,总要逼一逼才知道。</P>

她本是被父母兄长呵护着长大的娇花一朵。</P>

但在夫家,她却不得不撸起袖子,在许多事上亲力亲为。</P>

她尝试了很多生意,其中就包括硝制皮草。</P>

她潜心去跟老师傅们请教,自己买了东西,养了兔子,貉子,反复实验了两年。</P>

皇天不负苦心人,终于让她摸索出一套有效的办法。</P>

她硝制的皮草,柔软,光滑,不缩水,不掉毛,且成功率有八九成。</P>

后来“顾家皮草”风靡京都。</P>

成为贵族争相购买的紧俏东西,也为顾家赚的盆满钵满……</P>

这辈子,顾家想屁去吧!</P>

有钱,她当然要和真正关心她的人一起赚!</P>

“即便你会硝制,你总不能去西北吧?”</P>

宋砚舟无奈道,“皮草要硝制好,才能长途运输,不然路上就臭了烂了。”</P>

宋明礼点点头,“所以,商队里要有咱们的亲信。</P>

“若是能在西北,建立咱们稳定的供货商,或是工坊,更好。”</P>

宋砚舟瞪大眼睛看着宋明礼。</P>

她认真地?不是一时心血来潮?</P>

“呵,你……你……”</P>

宋砚舟一时有些磕巴,想说她异想天开,又怕打击了她。</P>

刚刚才说过,要相信她呢。</P>

“皮草先不说,棉花又是什么?”宋砚舟皱眉道。</P>

“啊?”宋明礼也疑惑了。</P>

大哥不知道棉花?</P>

哦……宋明礼敲了敲脑袋,她记混了。</P>

棉花是几年之后,由出塞的大将,带回来的农作物。</P>

棉花在北厉的广泛种植,还在好几年之后呢!</P>

如今诗文有云:“深秋采芦花,装入布被中。”</P>

如今百姓做被子棉衣,还多用布,杨絮柳絮,以及芦苇等物。</P>

这些毛絮不用花钱,百姓自己随意采摘。</P>

但是僧多粥少,且这些毛絮也难以收集。</P>

往往花费许久,才能攒出一件冬衣的用量。</P>

条件好些的,会积攒家畜的羽毛,但能养许多家禽,需要家底殷实的才能做到。</P>

“是一种植物,棉花的花朵毛絮量大,比柳絮杨絮产量高,保暖效果好!适合做棉被,棉衣,防寒效果极好!”</P>

宋明礼认真说道,“我可以画出它的样子,到时候,让去西边的商队留意这种植物。</P>

“棉花大概在秋季收获,也有略早些的,让一只商队先收了棉花带回来,我们可以尝试赶制一匹棉衣棉被试试。”</P>

宋砚舟愕然看着自家小妹,颇有些不敢置信的模样。</P>

他试探地问道,“你见过棉花?在何处见过?”</P>

宋明礼轻咳一声,垂下眼眸,神情哀伤。</P>

“我出嫁前,爹爹曾给过一本札记,是他征战四方时记下的。</P>

“我跟爹爹说,我没见过四方院外的大好河山,很羡慕男儿的自由自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