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庆幸毕业后没有放弃继续求知的习惯。目的性不用那么强,暂时不能成功也无需灰心丧气,很多事都是在瞬间冒出来的,只要时刻准备着,或许能挖掘出偶然性结果。
德国的布兰德一心想炼出黄金,居然想到蒸馏人的尿液,当然,这不可能获取黄金,不然如今的黄金不会那么值钱了。不过,他却意外地发现了他称为“冷光”的物质,后人称之为白磷。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如果布兰德没有实践,没有对失败的结果进行思考,他就可能失去新的发现。
梦骊更加坚定“知识无上限”的理念,人需要不断地扩容知识库,因为知识是在不断更新的,守旧主义很容易掉入落后的陷阱里!
中国人对四大发明已经了然于心,不假思索便能随口答道:“火药、指南针、造纸术、活字印刷术。”据信创造这一说法的人,是传教士李约瑟。他在培根·弗朗斯西提出的“三大发明”的基础上,添加了造纸术——培根并不认为几大发明出自中国,确立这种出处的人是李约瑟。
然而,虽然教科书肯定了它,但这并非世人公认的定论,持反对意见者振振有词,举出实例来说明以上四个名词过于笼统,比如火药有黑火药和黄火药,前者确系中国首创,经由阿拉伯国家传到欧洲;后者系欧洲常用的炸药,源于燃料用品苦味酸,19世纪法国将其用于军事。
不过很明显,早在13世纪,中国人就已经使用了黑火药制成的火器,远远早于欧洲的黄火药,因此,火药的发明奖依然得颁给中国智慧的先辈们。
2008年,《奇迹天工——中国古代发明创造文物展》展于中国科技馆新馆,此次的“四大发明”颠覆传统,变成:丝绸、青铜、造纸印刷和瓷器。
你看,历史在发展,认知也在变化。
讲到指南针的历史,不能绕过司南,王振铎根据资料试图利用天然磁石复制司南,其在学术界获得了赞词。然而,尴尬的是,当郭沫若欲将这种司南作为访苏的礼物时,中国科学院却无法制出能够自动指南的司南,最后还是借助电磁线圈才实现这一功能。
不能够被复制的仪器,是否真实存在过值得商榷,或许是古代有更为高超的技术并且不幸流失,或许只是一种传说罢了,具体何种原因,需要我们更多地考证。
还是那句话,知识无上限,无论是平凡如我,还是伟大如他们,都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来更新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