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唐保大四年八月,在陈觉矫诏的指挥下,冯延鲁率领建、汀、剑、抚、信五州数万大军,浩浩荡荡地向福州进军。冯延鲁率兵出征福州,刺激了另一位南唐重臣魏岑的神经。魏岑,又一位李璟的文学好友,也是南唐五鬼之一。魏岑任南唐驻漳、泉两州的安抚使,主要职责是监督泉州的留从效。
此人也是个好大喜功的主,听说陈觉和冯延鲁率兵征讨李仁达。魏岑也头脑发昏,唯恐被陈觉和冯延鲁得了攻占福州的全功。他也不经李璟同意,就擅自调动了漳、泉一带的南唐军队,浩浩荡荡向福州进军。
面对来势凶猛的南唐大军,李仁达毫不惊惶,早有应对之策。吓跑陈觉的那一瞬间,李仁达其实早已预料到会和南唐彻底翻脸,反目为仇。南唐强悍的军事实力就摆在眼前,要和南唐正面交锋,硬碰硬,李仁达知道没那个实力。
要想在这种乱世的夹缝中求得生存,李仁达的策略就是,
脚踩多条大船,背靠多棵树,借助不同力量,采取不同策略,左右逢源, 顽强生存。既然南唐这艘大船不让自己脚踏,那就必须寻找新的靠山。中原后晋王朝和北方邻居吴越国,就成了李仁达极力结交示好的外部势力。
李仁达宣布不再臣服于南唐,为了表示对南唐的鄙视和蔑视,李仁达把李璟御赐的李弘义名字改为李弘达,算是彻底和南唐断绝了关系。和南唐翻脸的同时,李仁达迅速派使者到中原,向后晋王朝表示臣服,希望得到后晋王朝的保护。
但是很不幸,后晋王朝的石重贵此时的处境用“焦头烂额”来形容。自从石重贵和他的干爷爷契丹皇帝耶律德光翻脸之后,石重贵的日子就没有太平过。此时的石重贵正面临契丹大军频繁不断的进攻,石重贵疲于应付。后晋王朝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随时有亡国的可能,石重贵哪有功夫去管远在福建的李弘达的闲事。
当然,基本的面子功夫,石重贵还是要做的。石重贵任命李仁达为威武军节度使、同平章事、知闽国事。至于军事保护和帮助,那就无能为力了。
南唐保大四年八月底,刚刚当上后晋的威武军节度使李仁达,便得到了一个坏的不能再坏的消息,南唐军队已经进入福州境内。原本以为,像这种大规模军事行动怎么着也得准备一年半载。李弘达没有预料到,陈觉敢擅自调兵。南唐会大动干戈,行动居然会如此迅速。
事已至此,李仁达已经没有退路,只能硬着头皮迎战。率先到达福州境内的,是冯延鲁和陈觉。为了能够顺利拿下福州城,为了尽量减少南唐军队的伤亡,冯延鲁决定先礼后兵,写书信给李仁达。他把利害关系分析了一遍,希望李仁达能大开城门、主动投降,能不打仗就不要打仗。
得到冯延鲁书信之后,李仁达没有任何的动摇,水来土淹、兵来将挡。他迅速任命楼船指挥使杨崇保出城迎敌,在侯官一带阻击南唐军队。冯延鲁率领的都是南唐的精锐部队,何况阵中还有原闽国降将缘江战棹指挥使陈诲助阵,对付小小的侯官县和杨崇保,自然不在话下。
南唐军队在侯官大败杨崇保,乘胜追击,攻打福州城西关。福州城是原闽国的都城,在天祐二年,王审知就对福州城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和加固。他修筑了包围福州的外城,使得福州城的方圆达到了四十余里。
在原来福州罗城的基础上,王审知又增加了一道周长二十六里的月城,使得福州城成为五代时真正意义上的大都市。福州的规模,在长江以南,绝对可以称得上高大、坚固、雄伟、壮观。堪称江南防御指数超高的一座城池,和中原的洛阳、汴京等大都市相比,也毫不逊色。
李璟之所以一直不敢轻易对福州发动进攻,对福州防御能力的忌惮也是一个主要原因。李仁达之所以敢和南唐翻脸,城高墙厚的福州也是他的倚重。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