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李嗣源遭遇兵变(1 / 2)

木匠王爷 飘云千里 1565 字 7个月前

叛军们高声欢呼着,尽情发泄着他们长久积蓄下来的不满,砍杀那些不肯参与造反的长官、军士,纵火烧营,从四面冲向了李嗣源的中军大帐,欲拿下这个最有价值的天下第一号领袖候选人!

与此同时,兵变迅速漫延到了西北大营,叛军以比西南大营更快的速度控制了西北大营,并挟持了大营主将李绍真。但是,兵变没有波及到南大营的李绍荣部。

西南大营从马直的造反理由虽然出于谣言,但也是非常合理。因为他们相信了郭长官的话,确实已经到了不得不反的境地!而西北大营的李绍真部,前几天才刚刚攻下邢州,擒斩赵太,是李存勖派出的各路讨伐军中,作战最积极,表现最忠诚的一支队伍,为什么他们造反的积极性也如此高?可是南大营的李绍荣部为什么又能控制得住局面呢?

西北大营之所以沦陷得比西南大营还快,是因为李绍真也对李存勖心存不满,而与叛军准备拥立的李嗣源关系良好,所以他默认了军士们的兵变。因为一个多月后,李绍真是第一个请求去掉李存勖给他们的赐名,恢复了自己的原名霍彦威,

霍彦威与李嗣源的交情也没有多久,同光二年初,李嗣源被调任北面招讨使,防御契丹。当时霍彦威被任命为招讨副使,协助李嗣源。同在李嗣源手下,有位河东老将安元信。他认为霍彦威不过一个降将,从没为后唐立过功,位子居然比自己还高一点儿,非常不满。于是,他经常当着很多人的面戏辱霍彦威,说道:“你们这些伪梁的将军,为何那么差劲?一见大军就吓得投降!”言罢哈哈大笑。

身在屋檐下,后梁降将的身份,让霍彦威不敢还口,只得默默忍这些老河东将领的嘲笑。不想李嗣源看见这一幕,很严肃地对安元信说道:“兴衰成败本由天定,和我们这些人有多大关系?想当年氏叔琮围攻太原的时候,你不也同样被吓得够呛?如今国家应运而兴,使我们沾光得享富贵,哪里值得我们沾沾自喜,居功自傲?”安元信听了,十分惭愧,当众道歉,此后再也没有嘲弄过霍彦威。

从那一刻开始,在霍彦威的心底,李嗣源不再仅仅是自己的上司,而是值得自己一生追随的忠厚长者。

面对突如其来的巨变,没有心理准备的老将李嗣源几乎来不及思考,只能率着高行周给他带来的少量亲卫队拼命抵抗。但他们显然挡不住叛军的万众一心,战斗距离中军大帐越来越近。如果不是叛军认为李嗣源军中第一元老的威望无以伦比,其拥戴价值无人能及,李嗣源恐怕抵挡不了那样久。

激战中,李嗣源得知只有李绍荣的南大营还没有发生兵变,急忙派勇士乘乱突围至南大营,要李绍荣出兵与自己呼应,内外夹击,平定主营的兵变。一个勇士派出去,不见动静!两个出去,不见动静!三个、四个、五个,却一直看不到李绍荣有什么反应。李嗣源

再派将军张虔钊,最后连亲卫队的王牌,曾经在战场上救过李绍荣性命的高行周都派了出去,但还是没能从李绍荣那里要来一兵一卒的援军。

可是,这些人一见到李绍荣,就被扣押下来。别说援兵,连他们都走不了。李绍荣不发兵的理由也很充分:现在情况混乱,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还没有弄清楚。万一是李嗣源要造反,自己导演了这么一幕戏,引诱自己去,怎么办?所以,李绍荣紧闭营门,以不变应万变,让最后一个平息兵变的可能机会一去不返。

由于李绍荣坚决不发兵,等三月九日的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的时候,西南大营的战斗已临近终结,叛乱的皇家禁军基本控制了大营,李嗣源的亲卫们死伤过半,败局已定。

看来打是打不过了,李嗣源干脆放弃了无谓的武力抵抗,让亲卫们放下武器。他自己走到叛乱军士面前,仗着几十年来在军队中攒下的威望,用因疲惫而嘶哑的声音呵斥道:“你们究竟想干什么?”

由张破败等兵变首领带头,叛乱军士们七嘴八舌,群情激愤,倾泄出他们积压已久的愤懑与怒火喊道:“将士们追随皇上十余年,出生入死,历经百战,才终于帮助皇上夺得天下!可谁知道皇上成功之后,却忘记了将士们的功劳,有功不见赏,有过必重罚!为了立威,将士稍有小错便说要杀!杀!杀!像贝州兵变那些魏博军士,他们只不过是思念亲人,想回家而已,皇上竟然也不肯宽容,还下旨说:等城破之后,就要将他们全部杀光!再说我们从马直,只不过前些天有几个兄弟闹事,皇上就打算等打完这一仗,也要把我们杀光!我们本来不想造反,但我们更不想就这样冤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