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李从荣误判局势(2 / 2)

木匠王爷 飘云千里 1558 字 7个月前

这是怎么回事?什么地方出了差错?为什么宫中要隐瞒父皇已死的消息?李从荣想到:现在的朱弘昭、冯赟两位枢密使,以及众多大臣都对自己又恨又怕,宫里的花见羞与孟汉琼也同样不待见自己。可能是这些人唯恐自己继位后会对他们不利,所以正联手对付自己!毕竟自己还有个名声好得多的弟弟李从厚,他们也不用担心没人继位。如果是这样,不,一定是这样!那我就不能轻易入宫,因为宫里很可能已经布置下了陷阱。

想到这儿,李从荣宣布自己病了,今天不能给父皇入宫问安。先等一等,看看对方怎么出招,再决定自己下一步如何应对。其实这时李嗣源还没死,恰恰相反,他的病情在夜里还有所好转。他重新恢复了清醒,只是这一切李从荣完全不知道。

但在李从荣看来,对方似乎比自己更有耐心。又过了一整天,宫中仍然没派人前来告丧。李从荣觉得自己等不了了,他与左右心腹商议决定,干脆带兵进宫,控制住朱弘昭、冯赟、孟汉琼等人,谁还能阻止自己在父皇灵柩前继位?

既然做出了生死一线的重大决定,那么直接干就是了,但是李从荣却又有点心虚,画蛇添足地派都押牙马处钧前去面见朱弘昭、冯赟二人,对他们说道:“我打算带牙兵入宫照顾皇上的病情,也顺便防备非常之事,你们认为可以安置在什么地方?”

朱、冯二人很坦然地答道:“这种事秦王殿下自己看着办好了。”等马处钧要回去报告,朱弘昭又偷偷追上来,悄

悄对他说道:“主上万福,病情已经好多了。秦王殿下要做的就是好好尽忠尽孝,千万不要听信别人的谣言。”

得到马处钧传来的回话,李从荣大怒,现在还想骗我?他又命马处钧再进去传话给朱弘昭、冯赟二人道:“你们不想要全家人的性命了吗?还敢和我作对!”面对如此赤裸裸的杀气,朱弘昭、冯斌急忙入宫晋见花见羞和孟汉琼,对他们说道:“不好了!李从荣要造反!”

这该怎么办?这四个人虽然是后唐朝廷的权力核心,但都没有直接掌兵。到了关键的时候,枪杆子是最重要的。所以,他们必须拉拢掌兵之人。这时京城的禁军,还是按惯例分成天子六军与侍卫亲军两大系统。天子六军的最高指挥官早就是李从荣,侍卫亲军的最高指挥官则是亲军都指挥使康义诚。

因此,四人达成共识:如果得不到康义诚的支持,大事就完了!这位康义诚,字信臣,是代北沙陀人。很小的时候,因战乱离家,投身军旅,以善骑闻名,参与征战数十载。因为能力并不突出,在李存勖灭梁战争中,康义诚积功为突骑指挥使。在同期的沙陀将领中,并不引人注目。

让康义诚命运发生巨变的,是他受命追随李嗣源去镇压魏州的赵在礼。在魏州兵变发生后,康义诚最早看清时机,与石敬瑭一起劝李嗣源正式造李存勖的反,并以此功飞黄腾达。

康义诚发达之后,从军中调了一名年迈的老兵给自己当佣人。他让这老兵每天打扫庭院,扫得不干净还要被他打一顿。一天,康义诚心情不错,问那老兵道:“姓什么?”老兵答道:“姓康。”康义诚有了兴趣,又问老兵是哪儿的人?家里有什么亲戚?等老兵一一答完,康义诚才大吃一惊,这个老兵竟然是自己失散多年的父亲!父子俩相拥痛哭,听到的人无不称奇。

尽管这人的名字里有“义”、“诚”,但康义诚其实就是个见风使舵的骑墙派,危急关头不怎么可靠的人。李从荣因跋扈无礼的性格,与朝中诸大臣的关系大多糟糕,但康义诚是其中少有的例外。

那时有个大臣叫孙岳,与康义诚交情不错,私下给康义诚分析祸福,认为下任天子必是李从荣,那得提前巴结好。康义诚深以为然,便亲自将儿子送进秦王府,给李从荣当跟班,以表答对未来天子的忠贞!

朱弘昭等顾不得许多,紧急将康义诚召入宫,告诉他现在情况万分紧急,秦王马上要逼宫杀驾了!你能为皇上尽忠吗?但是康义诚摆出一傻呼呼的憨厚老实样,只是嘿嘿嘿,不发一言,问得实在紧,就推卸道:“哎呀,我只是一个老兵,国家大事我不懂,也不敢参与,还是几位相公说了算吧。”

朱弘昭担心康义诚是怕人多耳杂,不敢轻易表态。于是当夜又把康义诚请到自己私宅秘商,康义诚仍然同白天一样打太极,就是不给朱弘昭一句准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