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京被罢相,赵挺之又任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与此同时,朝廷毁掉了元祐党人碑,并大赦天下,解除一切党人之禁,李清照才得以返归汴京,与赵明诚团聚。
蔡京因为被刘逵排挤,所以非常愤怨他,一定要把刘逵除去,以泄私愤。蔡京于是与同党密商,御史余深、石公弼等人的说道:“皇上这时正想用赵挺之、刘逵,一时之间,恐怕扳他不倒,必须另行设法为是。”蔡京便说道:“我也是这样想的。现已设下一个办法,请诸君为后援,何如?”余深问是什么计策。蔡京笑道:“由郑入手,由你们收场,赵、刘又有什么办法呢?”余、石等人顿时明白了蔡京的意思,齐声赞成。辞别之后,众人就分头安排,专待好音。
由郑入手,是指宫中的郑贵妃,以及中书舍人兼直学士院的郑居中。郑贵妃是开封人,父亲郑绅曾经担任外官。郑氏少年入宫,侍奉向太后。她秀外慧中,得列为押班。赵佶还是端王的时候,每日问太后起居,必定由押班代为传报。郑氏善为周旋,能得人意。何况她貌美如花,自然吸引了好色之徒赵佶。当时虽然没有苟且之事,免不得眉目传情。
赵佶即位之后,向太后早就察觉,干脆把郑时赐给了赵佶。还有一个押班王氏,也一同赐给。赵佶得偿初愿,立即封郑氏为贤妃,王氏为才人。郑氏知书识字,喜欢文史,章奏也能处理。赵佶更爱她多才,格外宠幸。王皇后素来谦退,因此郑氏得以专宠,晋封贵妃。
郑居中是郑贵妃家族之人,自称是她的堂兄弟。郑贵妃因为母族平庸,也想倚郑居中为重,所以居中恃有内援,颇得赵佶信任。蔡京贿赂内侍,让他们向郑贵妃进言,代为说情,一面托郑居中利用机会陈请。郑居中于是先让蔡京一伙秘密上奏,大致意思是:“蔡京改法,都是皇上的意思,并没有擅自私行。现在一切罢去,恐怕不是绍述的本意。”
赵佶虽然没有批答,但由郑贵妃从旁窥视,已看出他有三分许可。郑贵妃于是又替蔡京疏通,淡淡几句话,又挽回了五六分。于是郑居中再从容入奏道:“陛下即位以来,一切建树,都是学校礼乐、居养安济等法,上足以利国,下足以富民。哪里有什么逆天背人之举。为什么要更改,还加以威谴?”
赵佶高兴地说道:“你说的也是。”郑居中退出,告诉了礼部侍郎刘正夫。刘正夫也请求入对,说的和郑居中一样。赵佶于是怀疑赵挺之和刘逵,又想用蔡京。接下来就是余、石两位御史,联衔弹劾刘逵,说他:“专恣反复,陵蔑同列,引用奸人。”赵佶于是将刘逵驱逐离京,出知亳州。赵挺之也被罢为观文殿大学士祐神观使。
赵佶再授蔡京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蔡京请下诏改元,再行绍述。赵佶于是把崇宁六年,改为大观元年,所有崇宁诸法,继续施行。吴居厚与赵挺之、刘逵的同事,都不能相救,也被连坐罢职。赵佶
用何执中为中书侍郎,邓洵武、梁子美为尚书左右丞,三人都是蔡京一伙。
郑居中因为蔡京复相,大多出于自己的力量,于是指望蔡京回报。蔡京也替他打算,任他为同知枢密院事。偏偏内侍黄经臣,与郑居中有嫌,暗中告诉郑贵妃,说道:“本朝外戚,从来没有干政,应该以亲嫌的理由推辞,以此彰显你的美德。”郑贵妃此时已非常贵重,不用再依赖郑居中。她还想借这一个请求,更加增添赵佶的宠信。
郑贵妃于是依照黄经臣的话,进行谏阻。赵佶于是收回成命,改任郑居中为太乙宫使。郑居中再托蔡京斡旋,蔡京替他上奏道:“枢府掌兵,非三省执政,不必避亲。”但是疏入上之后,没有结果。郑居中却认为是蔡京没有出力帮助自己,于是有怨言。蔡京也无可奈何,只好装着听不到。赵佶担心没有听从蔡京的话,违逆了蔡京的心意,于是把蔡京所爱宠的儿子蔡攸,擢升为龙图阁学士,兼官侍读。
蔡攸字居安,是蔡京的长子。哲宗元符年间,蔡攸在京裁造院作监守,当时才二十二、三岁,就知道抓住一切机会,为自己的前程架桥铺路。当时蔡攸每次上裁造院时,都能赶上朝臣退朝。他就算好时辰出来,以便正好能和下朝的端王赵佶相遇。
于是,赵佶每次下朝都能看见一个比自己略长几岁的眉目清秀少年下马拱手立在一边,谦恭有礼,观之可亲。赵佶就问左右,少年是哪家的公子,左右说道:“是蔡承旨的儿子。”赵佶便在心中记下了这个人。
赵佶即位之后,便赐鸿胪丞蔡攸为进士出身,拜为秘书郎、以直秘阁、集贤殿修撰,编修《国朝会要》。在两年内,又升他为枢密直学士。蔡京当了宰相之后,赵佶再加蔡攸为龙图阁学土兼侍读,详定《大城图志》,提举上清宝箓官、秘书省两街道录院、礼制局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