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丹继续道:“至于天师道,那就是一个打着老子旗号的诈骗集团。从张道陵开始,编造老子化三清,化九天,还做了三皇五帝的师父,你们可以从这里入手,逐条逐条地批驳。把他们编造的那些经典全部推翻,这样你们就能立于不败之地。”
法和松了一口气,这样就没有问题了。不过他知道刘丹肚子里杂七杂八的货很多,也许到时候能出奇制胜,遂邀请道:“辩论的时候请来我们的智囊团。”
刘丹欣然接受道:“也行,只是我不好以现在的身份参与,到时候我会化妆成一个儒生来找你。”
法和大喜,告辞而去。
襄阳佛道辩论惊动了很多人,有很多江东人和北方人陆陆续续赶到襄阳来观看这一盛典。特别是天师道和佛教门徒,知道这是关系到宗门弘扬的大事,襄阳政府对于两教的态度非常关键。襄阳刘家印制了不少佛经,就连释迦摩尼传等一些佛教故事都刊印出来,而道家经典除了老子、庄子、列子,天师道的一本经典都没有出,这明显是偏袒佛教,如果能在辩论上胜过佛教,刘家就无话可说了。这时候的天师道分为北派和南派,但是此时也联起手来对付佛教。
这时双方的主辩手已经确立,天师道是许迈,
佛教是主辩手是法常,主持人是刘毅,裁判是习嘏、刘正、桓宣。因为来的人多,辩论会临时安排在师范学校,这时的师范大学还没有招生,里面很空旷,礼堂正好拿来用。
刘丹对于许迈不熟悉,看过他的资料之后,才发现跟随他来的有一个大名鼎鼎的人物——王羲之。这个时候的天师道信徒以“之”字为名者颇多,之字在其名中,代表其宗教信仰之意,如佛教徒之以”昙“或”法“为名者相类。
王羲之家世代信奉天师道教,他的故乡琅琊郡也是天师道最盛行的区域之一。因渤海、黄海所属的燕齐一带自古就是方士方术盛行的地带,琅琊郡也正是滨海地带,滨海对神仙方术的痴迷是有依据的,迷信来自对自然力量的恐惧,滨海地区自古多以出海捕鱼为生,渔民生命受自然影响最直接,出海会遇见暴风雨及海市蜃楼,更容易对这些超越理解的现象产生虚幻的解读,方士方术在这里也更有滋生的基础。
山东半岛三面环海,日、月似从大海中跃出,特别是那神秘莫测,时常出现的海市蜃楼,明灭变幻,虚无缥缈,更是激发了半岛先民那无限的遐思和丰富的想象。《史记封禅书》记:“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州。此三神山者。其传在勃(渤)海中,去人不远,患且至,则船风引而去。盖尝有至者,诸仙人及不死之药皆在焉。”说的是自齐威王、齐宣王、燕昭王以来,就使人到渤海寻找蓬莱、方丈、瀛州三座神山。虽说渤海不单指山东半岛沿海,但从后来秦始皇、汉武帝东巡祠神求药的活动范围看,几乎全部集中在山东半岛一带。所以这里提到的渤海,也主要应是山东半岛北部沿海,这说明山东半岛神话传说在先秦时期就有很大影响了。
到了后世山东半岛的崂山道士可谓家喻户晓,全真派龙门派的创始人丘处机就出生在山东,潜居昆嵛山,至金元时期,盛极一时的道教全真派发祥于昆嵛山,在明清道教衰落时期,其他道教派别则大都衰落不振,只有全真龙门派一度“中兴”。
有人说秦始皇焚书坑儒,这书是方士算命的书,儒就是方士,大概是秦始皇问仙求丹,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最后发现被这些方士骗了,一怒之下把他们杀个干干净净。徐福大概也是看到不妙,赶紧出海逃之夭夭。
王氏家族祖籍滨海,受环境的耳濡目染信奉天师道教想必是家族传统,据说王羲之是嗑药死的。王羲之已磕药多年,作为一个病入膏肓的毒瘾患者,王羲之觉得自己可能要不行了,这个时候他想起了当时的五斗米教教主杜子恭,想请杜子恭来给自己医病。杜子恭听说王羲之要请自己去看病,想了想对弟子说:王羲之肯定病的不轻,我猜是治不好了,要不然也不会来请我呀!果然不出所料,杜子恭刚说完这话十几天后,王羲之就医治无效死了,享年59岁。
刘丹就是个大俗人,对王羲之也不稀罕,只是到王羲之下榻的客栈看了一眼,见到的只是一个瘦弱俊秀的年轻人,披头散发,鹿裘带索,只是涂脂抹粉,像个娘炮,让刘丹不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