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么说并不是说儒家不好,不能治国。而是那些酸儒把孔孟之道给学偏了。完全不知变通了。”
“二哥,是你自己把这件事想麻烦了。文人,对于挑衅祖宗规矩这种事很少有人愿意挑头的。做不好可能就会一臭万年。但并不代表有人挑头他们就一定会反对。”
“所以啊,二哥,为了大唐的发展,这个头还需要你提出来。”
“我们推断一下,那些武将只要能为我大唐开疆扩土,就没有他们不能做的。他们也想靠这个青史留名。”
“而那些真正的大儒,像孔颖达,姚思廉,褚亮,虞世南他们。你手下的人什么性格你最清楚。你觉得他们是那种不懂的变通的人嘛?”
“还有,房玄龄,魏征,包括已经不在的杜如晦。他们就不是当代的大儒了?想想他们平日里的做法,你就明白了,他们不会反对的。”
“至于剩下的那些不知变通的酸儒,你在乎他们的意见做什么?他们只有嘴上的本事,除了那张嘴,别的一无是处。”
李察用自己的见解给李世民分析的头头是道。
“三弟,你真的觉的我们可以这么做?千百年来有些东西已经被我们的老祖宗深深刻在骨子里了。这样做遇到的阻力绝对不会小。我是怕他们在民间散布一些不合适的言论。引起民心的动乱。”
李世民还是有些担心。
“这可不是我那个豪情万丈,魄力十足的二哥。这怕那怕的还能成什么事?”
李察见李世民这个样子,话里有点激将的感觉。
李察能体会到李世民心中的纠结。
“师出有名。”
“名不正则言不顺。”
“举头三尺有神明。”
“非正义的侵略,必遭天谴。”
等等这一切深入骨髓的思想,将大唐限制在了一个挨打后才能出兵报仇的怪圈里。
而这次李世民和李察讨论的事情就是要跳出这个怪圈,主动出击。可这却违背了千百年来的思想限制,李世民怎么能不小心又小心。
“三弟,朕的一个决定,将影响大唐几百万户的百姓。我哪敢有什么豪情壮志啊。之前那还不是都是被逼的。”
“以前的大唐,千疮百孔。再乱也乱不到哪里去。可现在的大唐正在快速发展,百姓也终于全都能看见希望了。我怎么敢轻易挑起这个头啊。”
“一不小心破坏了大唐的安宁。朕是会成为千古罪人的。”
一代千古明帝,终于在李察面前,卸下了他那张坚强的面具,露出了自己软弱的一面。
“二哥,没你想的那么严重。我们这有那么多的外族将领可以用,只要你相信他们不会反叛,派他们去就是了。这样民间反对的声音不就小了。只要我们控制住言论,不让有心人有可乘之机,就不会出乱子的。”
李察看着在自己面前露出软弱一面的李世民,开口安慰道。这还是他长大后第一次看到二哥这个样子。
人就是这样子。心中在乎的东西越多,做事的顾虑就会越多。就算是被后世评为千古一帝的李世民也不能免俗。
在大唐帝国初建的时候,国家千疮百孔,除了人命,已经没什么可以在乎的了。那时候的李世民什么决定都敢做。
但是现在,大唐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百姓富庶了,安居乐业。现在大唐的繁荣是他以前做梦都不敢想的。
所以,李世民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挣扎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