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太与李奶奶道别。</P>
转过身的老太太脸上的笑容慢慢消失。</P>
她又想到了楠楠的事情。</P>
……</P>
这件事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P>
因为从楠楠的身上…...</P>
她隐约看到了自己孙子的影子。</P>
……</P>
以至于日子一天天的过去,孙子的情况不见半点好转……</P>
她还是无法下定决心带孩子去看心理医生。</P>
她很害怕……</P>
乐乐成为第二个楠楠。</P>
……</P>
她对孩子三令五申,让他不要在外面提自己的爸爸妈妈。</P>
就是担心孩子说了一些奇怪的话让别人生疑。</P>
虽然她有理由,就像她今天跟老师说的……</P>
孩子还没有接受爸爸妈妈的离开……</P>
基本上所有人都会心领神会并且心疼孩子的遭遇。</P>
只是这样下去不是长久之计。</P>
老师也说了……</P>
两年了……</P>
孩子还没有走出当年的那场事故……</P>
他们应该采取措施。</P>
他们应该带孩子去看心理医生。</P>
……</P>
可是……</P>
她真的害怕……</P>
她不想让其他人知道孩子的异常。</P>
害怕孩子从此活在带有偏见的目光下。</P>
害怕孩子被排挤、被疏离、被孤立……</P>
这会让孩子愈发离不开爸爸妈妈还在身边的幻想。</P>
她相信,只要他们一直陪着孩子,孩子的朋友一直陪着孩子……</P>
总有一天,孩子会接受事实。</P>
只是随着时间一天一天的过去……</P>
她不确定了。</P>
……</P>
真的会有那一天吗?</P>
……</P>
“你觉得我们应该带孩子去看心理医生吗?”</P>
老太太看向萧骁。</P>
她此时有些病急乱投医的感觉。</P>
遇到一个帮了她很多的年轻人,她忍不住寻求对方的意见。</P>
也许……</P>
这个年轻人可以再帮她一次。</P>
……</P>
“应该。”</P>
萧骁点头。</P>
逃避是解决不了问题的。</P>
“两年了……”</P>
“你们也清楚。”</P>
“你们的做法有两个结果。”</P>
“一个结果是如你们所料,孩子随着年岁的增长、认知的拓展,慢慢的知道自己一直活在自己的臆想里。”</P>
“自己走了出来。”</P>
“另一结果是……”</P>
“他对自己营造的幻觉深信不疑。”</P>
“因为长时间的自我催眠……”</P>
“他已经没有办法从中走出来了。”</P>
“这个结果太严重了。”</P>
萧骁认为两位老人赌不起,也没有必要赌。</P>
“你们担心孩子的情况被周边的人知道并且广为传播…….”</P>
“影响孩子的正常生活……”</P>
“你们可以去远一些的医院。”</P>
“没有必要因噎废食。”</P>
……</P>
两位老人互相看了看。</P>
果然。</P>
这个年轻人也是推荐他们带孩子去看心理医生的。</P>
他们其实有些猜到了。</P>
两年了……</P>
他们的心也越来越动摇……</P>
老太太曾尝试着跟人说起这个故事,当然采用的是万能开头:我有一个朋友……</P>
得到的回复也都是让她劝她的朋友早日带孩子去看心理医生。</P>
不要害了孩子。</P>
这个问题拖得越久越严重。</P>
到后面不可挽回的时候,后悔也没用了。</P>
……</P>
孩子的名声哪有孩子的健康重要?</P>
……</P>
老太太抿了抿嘴唇。</P>
脑子里两个小人在激烈的拉扯。</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