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德二年(964年)十一月,赵匡胤命王全斌为西川行营都部署,刘光义、崔彦进为副都部署,王仁赡、曹彬为都监,率六万大军分道攻蜀。
六十六日平蜀,后蜀帝孟昶降。
不久,孟昶与花蕊夫人等前皇室成员,以及部分后蜀高级官员,奉命北迁宋都汴梁(河南开封)。
临出发之日,蜀中乱象已起。
在王全斌等的纵容下,北路军开始在蜀地劫掠财货、妇女,连投降的蜀兵也受到诸般克扣。
形势再次变得岌岌可危,北路军统帅王全斌、崔彦进和王仁赡等三人却通宵达旦酗酒作乐,全然没有当回事。
孟昶等行至绵州(四川绵阳)附近,就得到发生骚乱的消息。
骚乱的源头是蜀中投降的士卒,在移防的途中,因不满各种克扣,发生了哗变。
军队造反,可不同于三年不成的秀才,也非仓促发难的暴民可比,哪怕是降卒,也未可小视。
押送北迁君臣的是东路军一个营指挥使,叫刘宝,带着二百多人,真与乱兵发生冲突,根本不够看。
东路军由刘光义、曹彬统帅,在都监曹彬的约束下,尚能恪守军纪。
被押送者中,有一个很特殊的人,还是个十多岁的孩子,叫做赵崇简。
只有他自己知道,他已是两世为人。
刚刚还在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考古,后一瞬间,就来到了一千多年前,从蜀中解送到汴京的行列中。
根据还残留在这具身体中的模糊记忆提示,他开始不动声色地沿途打听,汇集确认身份的信息。
最后基本明确,宿主作为后蜀已故顾命大臣赵廷隐的遗腹子,享受老爹恩荫,从小被收入后蜀宫中抚养,稍长,即被任命为待诏。
作为未成年近臣,很多时候就是陪皇子读读书,闲暇之余再陪着孟昶夫妇解解闷。
总之就是干些弄臣勾当。
在宋灭蜀之战中,赵家三兄弟中赵崇韬、赵崇溥都是武将,在战场上被俘,老大赵崇祚是个文人,无法直接上战场,却在兵荒马乱中不知所踪。
蜀都城破之时,整个赵府也被宋兵劫掠一空。
幸好都监曹彬大人早早派东路军护住了皇宫,保住了皇室和滞留皇宫的部分朝中重臣。
赵崇简照例在皇宫中,侥幸躲过了一劫,正好成了北迁汴梁的一员。
途中颠簸,一贯生龙活虎的赵崇简竟意外生病,直到后来躺在马车上,发烧呓语。
要不是花蕊夫人恻隐,不忍抛下一直陪侍在身边的小待诏,可能早就弃置路旁了。
好在没过多久,小崇简居然不药而愈。
只是此赵非彼赵,早已李代桃僵。
国破家亡,一旦归为臣虏,穿越者赵崇简也是暗自神伤,对烧杀抢掠的乱兵涌起一股股恨意,想着怎么报仇雪恨,血债血偿。
他为自己代入之快暗自惊讶。
想来除了零星记忆,还有一些情感残余。
随着临近绵州城,逃难的人群越来越多,孟昶君臣都慌了神。
孟昶着人请来指挥使刘宝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