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德裕听得惊疑不定,好半晌才反应过来问道:“大人要离开吗?”
“我准备回京面奏,好争取一劳永逸地解决蜀中问题。这里,就靠丁大人维持了。”崇简道。
丁德裕自然连声应诺,然后态度一百八十度大转弯,点头哈腰地送走了崇简。
回去的路上,崇简一直在思考,这丁某人是否可信,自己这个时候撒手离去,会不会出现意外。
不过,到了灌口城,他这方面的担心立马减弱许多。
徐家家主徐宏专程到城里来拜访他,告诉他已联络蜀中世家,共同支持钦差招降。
崇简一下感觉轻松许多。
这才是真正的人心归顺。
铁打的世家流水的王,只要世家表态了,就代表土着归顺了。
而士兵不是土着子弟,就是土着女婿,还反个什么劲?
只要丁德裕那边不作妖,蜀中暂时的稳定就没有问题。
翌日,崇简就动身返京。
此一去,是要为蜀中谋得一个长治久安。
整个招降使团,他只带回了林福、全聚德,把赵崇祚和使团其他一干人都留在了灌口,以帮助丁德裕和全师雄做好协调稳定工作。
当然,留下赵崇祚,带走全聚德,他还有更深的打算。
入京后,径直回到待诏府,崇简并不急着进宫,而是一反常态把自己关在书房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
一直把自己关了一整天,除了送茶水饮食,杜绝任何人进出。
他在写奏章,趁此好好理一理思路。
不过写完之后需要润泽、誊抄,不然作为后世考古特招生,那一笔字,还是和古人有相当差距。
文笔也失于粗俗,哪里赶得上那些引经据典的典雅奏章,必须得修正修正。
好在林福自小进宫,长期耳濡目染,虽说赶不上赵崇祚那样的大家,但一篇奏章经其手一整理,还算是有模有样。
这旧蜀宫中的入内都知,水平不弱于后世的秉笔太监。
好在林福对他的记忆停留在纨绔公子的形象上,没见过他“惊才绝艳”的一面,不然会奇怪,为何作词如此超凡脱俗的家伙,会写出这么失水准的奏章。
第二天午后,拿着这经过加工的思考成果,才匆匆忙忙赶到宫中。
可赵二的行为,让崇简后悔花了那么多功夫去打磨这篇文字。
在福宁宫,赵二拿着奏章扫了一眼,根本没有全部展开,就发话了。
“说吧,小子,你是因为擅杀朕的大将害怕了,写这么个东西来辩护,还是又有什么新花样?”
“那个,官家,王全斌罪有应得,我以为这事早过去了。”
崇简说这话的时候,突然想起,赵二就此事从来没有正式表过态。
既没有下旨责备,什么擅杀大将不当,但也绝没有明确说杀得好,王全斌罪有应得。
圣旨宣召攻蜀大将们班师回朝的时候,也没有就此说过一句话。
仿佛朝野上下都在小心翼翼地回避此事。
“过去?就这事,难得赵普和光义达成了一致,认为你擅杀大将,哪怕功劳再大,也应问罪。所不同的是,赵普认为有功有过,只是方法不当,光义却认为你公报私仇,图谋不轨。”
赵二说这话的时候,眼里竟飘过一丝杀机。
“冤枉,官家,当时我不当机立断,今天站在你面前的,就是一缕冤魂了。再说,我和王全斌有什么恩怨,需要公报私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