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说,赵二还是相当敏锐,天生就是一个战略家。
后来靖康之变,证明赵二的预言多么正确。
“那,反对的人怎么说?”
“朝中反对的大臣很多,他们反对的理由无外乎两条。其一是大宋强盛,收复南方后,正在厉兵秣马准备北伐,迁都以避战就泄了气。其二无非是说汴梁扼水路要冲,一旦离开,就没有了运河漕运优势,要供养如此大规模的人口,还能形成商贾辐辏的大都会,天下再也找不出第二个这样的地方。”
刘承珪侃侃而谈,看样子对其事十分上心。
“连西京也不行吗?那不是号称天下中心,中原腹地吗?”
崇简好奇地问。
他口中的西京,就是河南府洛阳,唐代的东都,到后期显然比长安还重要。
“没有议论到那里,大概大家觉得。洛阳和汴梁差不多,就没必要兴师动众来那么一回迁都了。”
刘承珪回答。
这是个有心人,对诸多朝议早有分析。
“如果官家不在了,大宋很难再保持目前这种积极进取的状态了。到时候,恐怕想迁都也来不及了。”
崇简想起北宋接下来的命运,感慨脱口而出。
“这么说,大人要在,一定会支持迁都?”
刘承珪问。
“这么说,官家很孤单?”
崇简不正面回答,反而问道。
这话刘承珪不知道怎么接。
“其实,我要在,也不一定就支持官家的迁都动议。”
崇简想想道。
“但你不会跳出来反对吧。”
“是。”
“其实官家也不是非要迁都。”
话至此,已没必要再讨论下去。
赵二这个动议,目的可不仅仅是为了迁都,甚至可以说,就不是为了迁都。
他要通过这种方式,看看谁会跳出来公然反对他,其中又有多少是赵小三的死党。
不过,试探的结果,就是赵小三羽翼已成。
“看来,你在这里很好啊,足以自保,有一天还可以乘桴浮于海。不像我,一定得呆在京城,宫里。”
刘承珪突然道。
这货有点失去信心了,羡慕崇简可以避祸。
“要不这样吧,到时跟官家申请,你到靖海军来任职,我回去掌管武德司。”
还别说,后来大宋军中监军大多是宫中派出,现在刘承珪来做个驻泊都监,正是恰到好处。
崇简的提议,说不定真可以获得通过。
崇简无心逃避。
如果历史的惯性改不了,那时再说远窜海外吧。
实在不行,大不了鱼死网破。
崇简孤零零一个人,就是要诛九族也不容易找出关联之人。
这也是他至今从不涉及婚姻的原因之一。
当然,如果硬要把他套到后蜀赵家那一脉,现在除了一个赵崇祚,似乎也没有其他瓜果了。
而赵崇祚,自保能力应该很强,未必然会受崇简牵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