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让崇简叹息,心道帝王永远都是孤家寡人,事起仓促之下,居然只能选择相信一面之缘的外邦使臣。
接下来,通过笔谈,大致搞清了那些世家为何会在当夜发动,又为何如此轻易得手。
原来,大宋官船突然降临,开京方面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礼成港,自然给了那些世家以可乘之机。
开京城城守出现少有的松弛,让这些世家得以把武器装备连带秘密训练的家族私兵送进城内,一举发动。
而此时,开京城内亲卫军大多调到礼成港及附近,城内守备空虚,正是发动叛乱的最好时机。
崇简看了王昭的回答,总觉得哪里不太对,就让潘惟吉继续发问。
为何恰好是今夜,是早有预谋吗,但那些世家并不知道大宋官船会突然到来,成为他们的神助攻?
王昭在写回答时,特意看了崇简几眼。
这几眼让崇简感觉很生气,因为他觉得那眼神像是在看白痴。
王昭告诉他们,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要拜托你们身边两个随从,就是朴槿月和韩纪,是他们提前联系了各自的家族,才让那些世家相互联络,确定了发动时间。
崇简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国主难道没有一个信得过的人吗,为何出了王京城,还是不联系勤王军队,比如说防备大宋官船的这些亲卫部队,那这样,还怎么镇压叛乱?
王昭“听”了这话,沉默了好一阵,才“说”出缘由。
这次叛乱分子,特别是那些叛乱装备进城太容易,哪怕是为了迎接大宋使臣有所疏漏,也太反常。
一定有内应,还不是一两个人的问题,在查出内应之前,他是谁也不敢相信。
这,简直就是一个活脱脱的曹操。
是否所有的雄主都猜忌?
赵二如此,后来的赵小三更是变本加厉。
错了,赵小三算不得雄主!
崇简在心中纠正自己。
这不是个死循环吗?
因为不敢相信任何人,就不敢轻易暴露行踪,那就无法调兵遣将来勤王,清查内奸也就无从谈起,内奸找不出,就不敢相信任何人……
崇简再次“说”出了自己的疑问,“说”得王昭愣住了。
“谁说的调兵遣将,就必须暴露行踪?”
头脑好使的刘承珪敏锐发现了这种思考方式的漏洞。
对啊,最好的勤王,就是去剿灭叛乱,那并非必须暴露王昭的行踪。
但几人跟着就发现问题所在,貌似还无法解决。
因为出逃匆忙,王昭手边竟无一件可以取信于人的信物,更不要说什么玉玺、诏书,那在混乱中,命令如何传达,又会有谁会执行?
崇简发现,即使自己能够趁乱摸到任何目标人物身边,也无法取信于人。
更何况语言还不通!
就在几人僵住,不知如何打开局面的时候,船上又来了人。
不是生客是熟人,就是原本以扈从身份到达高丽的朴槿月和韩纪。
原来,折腾了一阵,终于有人反应过来,大宋使臣带着皇帝最好的退路,就是大宋官船。
但码头上屯住着皇帝号称牵龙的亲卫部队,宋船上也有装备精良的近千士卒,故而那些世家私兵轻易不敢追逐。
局面到此已失去控制,存着玉石俱焚想法的毕竟是少数人。
于是朴槿月和韩纪被推举出来,作为谈判代表,来探听情况,便宜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