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辽境(1 / 2)

知宋事 九品莲台 1020 字 10个月前

这五人,骑在马上的,正是崇简、刘承珪、潘惟吉三人组,外加马车二人组韩纪、朴槿月。

崇简三人既不会高丽话,也不懂契丹语,只好尽量不说话,以免暴露行藏。

其实当时汉地话在契丹基本可以交流。

随着契丹占领燕云十六州,汉地和契丹的文化、语言以及政治制度都在融合,语言障碍基本不存在。

只是这三人怕一开口,就让人发现自己一口流利的中原官话,还不会高丽语,那就太可疑了。

此刻,几人间的喁喁细语又开始了。

因为正走在荒野间,四顾无人,说话比一路行来的任何时候都更加少了顾忌。

高丽之行,自然是他们交流的重点。

“没想到,高丽各方都那么容易接受二哥的提议。”

说话的是潘惟吉。

私下里,他还是把刘承珪、赵崇简分别叫做大哥、二哥。

兄弟相称,原本就是潘惟吉提议,得到了另外二人的首肯。

事后,崇简不由得怀疑,这小潘是否对大宋官场有着天然的抵触。

宣称四海之内皆兄弟、标榜桃园三结义的书,不是还没有问世吗?

自己改写的那些书,也刻意淡化了江湖义气,旨在弘扬英雄正气。

“没办法,内外交迫,他们没有多大的选择余地。”

与崇简年龄相仿的大哥刘承珪简要总结道。

“是啊,对外,辽、宋两个庞然大物虎视眈眈,对内,一时之间双方谁也奈何不了谁,不就坡下驴还能怎么办?”

崇简分析道。

“就是,他们应该感谢有大宋出来居中调停。”

刘承珪肯定。

“那他们为何还敢在大宋官船降临之际,贸然发动政变。”

潘惟吉不解。

“他们是想雷霆一击,只要成功,到时咱们只得捏着鼻子认了,再说,一开始,他们也不了解我朝的态度。”

刘承珪解释。

“也是,他们不敢惹大宋,皇帝一上官船,那些叛军就不敢动了。”

潘惟吉同意。

“他们就是想动,也没有取胜的把握,况且还有各方力量的牵制。”

崇简接话道。

笑话,敢轻视我大宋水军战斗力?那可是未来海军陆战队的雏形!

“有一事,我也没有想通。高丽各方为何都轻易倒向了大宋,不是辽国才与他们接壤,对他们的生存发展更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刘承珪缓缓提出了自己疑问。

“这个你看这两人的态度就明白了。”

崇简指指马车上的男女,也不多做解释。

“高丽一国,自前朝起,就深受隋唐影响,追慕中原教化之心从没有停歇,只要大宋伸出橄榄枝,自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潘惟吉良好的家学,在这个时候又显示出来,分析得头头是道。

但崇简却摇摇头,觉得他认识有偏颇。

确实,高丽人向慕中原教化,以至于朴槿月、韩纪都不愿再回到故国,愿意跟着崇简等回归大宋。

韩纪甚至宣称,先朝遗族,早已无颜侧身世家豪族之间,愿意永远追随大宋。

但这还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