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这名字挺有个性的,怎么想到的呢?\" 飞羽忍住笑容,好奇地问。
\"这背后的故事可长了…\" 贾僧如讲故事般娓娓道来,飞羽的表情从最初的轻松微笑渐渐变得认真起来。
贾僧告诉飞羽,他并非咸阳本地人,至今仍是无户籍的“黑户”。他原本居住在一个远离咸阳的小村庄,家中人口众多,那时家境贫寒,年景动荡,常常食不果腹。
八岁那年,村庄遭遇了罕见的蝗灾,顷刻间,田地化为废墟。贾僧家仅有的几亩薄田也没能幸免,颗粒无收。家中的存粮很快耗尽。
自然灾害导致粮食短缺,朝廷的救济粮又被贪官私吞,许多家庭因此流离失所。粮食价格飙升,家里的积蓄只能买几斗米。几个弟妹因饥饿相继离世。
无奈之下,父母将八岁的贾僧卖给了一户地主。尽管没有工钱,至少能保证温饱。战乱年代,多一个人就多一份负担,而贾僧已是个半大小子,不能再受此虐待。
原以为这是最好的安排,然而某天,贾僧被无情地赶了出来。只因他偷吃了厨房的一点食物。那地主吝啬刻薄,常克扣学徒的饭食,贾僧时常饿肚子,稍有差错,一天的饭食就会被剥夺。
贾僧凭着记忆回到了空无一人的村庄,成了无家可归的人。他愤怒,恨地主的无情,恨家人的抛弃。小小的贾僧在村口痛哭了一整夜。
第二天,他找来石头磨尖,割断了自己的头发,象征着与亲人的决裂。从此,他孤身一人,漂泊天涯,不再有任何牵挂。
失去庇护的贾僧生活更加艰难。没有住所,他就以天为被,以地为席。没有食物,就挖草根,捕野兔。生病没钱,只能硬扛,还时常遭到野兽袭击。
几次险些丧命,但他都奇迹般地挺了过来。一个月后,贾僧带着采集的草药来到了咸阳,希望能换点钱。
然而,冷漠的咸阳城不容异乡人。进城时,官兵搜走了他多半的草药,美其名曰“进城费”。贾僧心中愤愤不平,但深知百姓不宜与官府对抗。
辛苦采来的草药莫名被夺,贾僧心中不悦,却只能忍气吞声。带着满腔怒火,他终于踏入了城市。
初到咸阳,贾僧人生地不熟,便走进附近的一家药店。店家嫌弃他的草药色泽不佳,叶片有霉斑,只愿出八串铜钱,远低于市价。贾僧不懂行情,只好收下钱,心满意足地离开。
有了钱,贾僧打算买几坛酒带回家。买了酒,剩下五串铜钱,天色尚早,但回山可能已晚。贾僧决定在城里歇一晚,次日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