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万邦来朝,此乃我大明风华(2 / 2)

“参见皇上。”</P>

“愿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P>

满朝文武全部跪倒,齐声高呼道。</P>

“诸卿平身。”</P>

朱元璋笑了笑,对着满朝文武一摆手。</P>

这几日来。</P>

有了朱雄帮忙批阅处置奏折,朱元璋的气色也好了很多,不用每天都熬到很晚了,基本上每天晚上都可以睡得很早,所以气色看看都好。</P>

“谢皇上。”</P>

满朝文武齐声道。</P>

“有本启奏,无本退朝。”</P>

王景弘看着朝堂大喊道。</P>

“启秦皇上。 ”</P>

“山西布政司罪责同诛之律已经由臣牵头施行了下去,相信不久后整个山西都会施 行此株连之策。”钱唐恭敬启奏道。</P>

“施行同时更要监督。”</P>

“你刑部挑选几员正直的干吏去山西布政司巡视,奏折之上已经写的很清楚,凡为 我大明朝堂之下的矿场,必须要登记造册方可入工,如若真的发生了矿难也必须在名册 之上的工匠才能获得抚恤。”朱元璋说道。</P>

“臣明白。”钱唐恭敬回道。</P>

“启奏皇上。”</P>

“巩固黄河河堤的一千万白银已经从国库调拨,臣会亲自去督管,确定发放至黄河 流域境内各个知府手中,并且严令各布政司不得插手, 一旦发现敢插手河堤款之事, 一 定重惩。”郁新恭敬启奏。</P>

“此事户部多多关注。”</P>

“咱还是那句话。”</P>

“朝廷之中不仅仅只有六部,咱的锦衣卫遍布天下,谁若是敢贪赃枉法被咱发现 了,咱直接灭了他全族,无论是谁,咱绝不会姑息。”朱元璋大声告诫道,扫视朝堂群 臣。</P>

在这威势下。</P>

所有人莫不是心生敬畏。</P>

每一次有关于朝廷大事,特别是涉及到诸多银两的,朱元璋必会告诫,也为震慑。</P>

在朱元璋对对贪腐零容忍下,也的确让许多官员有贼心没贼胆。</P>

“启奏皇上。”</P>

“番邦觐见之事臣也安排好了。”</P>

“礼部的使者也已经快马加鞭出发,下个月,我大明就可有一种万邦朝见之景。”</P>

“大明在皇上掌控下,已经达到了王朝国力最鼎盛。”</P>

“天威远播,震慑番邦蛮夷,让他们不得不敬。”赵瑁站出来, 一脸激动的说道。</P>

“万邦来朝。”</P>

听到这四个字,朱元璋老脸上也带着强烈的动容之色。</P>

对于一个皇帝而言,能够名留青史,拥有千古明君的称号,这就是作为皇帝的追 求。</P>

想要达到这一点,万邦来朝就是一种见证的意义。</P>

史书会记载在大明开国太祖的威势下,万邦朝见,纳贡称臣。</P>

也的确。</P>

如今的大明在朱元璋的统领下的确是一个非常强的庞然大物,令周边番邦小国敬畏 害怕的庞然大物。</P>

“咱,等着这一天。”</P>

“礼部也好生准备,不可失了我大明的天威之礼,万邦来朝,是让番邦看到咱,看 到咱大明天下的一刻,绝不可掉以轻心。”朱元璋严肃的道。</P>

“请皇上放心,老臣会竭尽所能,让异族番邦看到我大明真正鼎盛之景。”</P>

“万邦来朝,此乃我大明风华。”</P>

赵瑁也是一脸激动的道。</P>

作为一个礼部尚书,如果真的能够完成这等接待之事,也的确是立了大功。</P>

毕竟礼部不同于其他五部,相对于其他五部是最为清闲的。</P>

“如此就好。”</P>

朱元璋点了点头。</P>

这时。</P>

孔纳站了出来。</P>

“启奏皇上。”</P>

“臣有一事启奏,此事关乎我大明国本,更关系我大明千秋万世之传承。”孔纳一脸 正色的道。</P>

随着他站出来。</P>

朝堂上的百官纷纷侧目。</P>

特别是徐辉祖,蓝玉,方孝孺他们都是眉头一皱,看着这孔纳跳出来,他们总感觉</P>

是要搞事了。</P>

哪怕朱雄。</P>

此刻也是一样,带着几分戏谑的看向了孔纳,特别好奇之后这孔纳要做些什么,又 要做出什么可笑之事。</P>

“说。”</P>

朱元璋看了孔纳一眼,面无表情道。</P>

“启奏皇上。”</P>

“太子殿下已经昏迷快一年了,如今却还未苏醒,虽然太子殿下性命尚且保住,但 不知何时才能苏醒。”</P>

“国,不可一日无储君,长久以往,必有大患。”</P>

“臣身为大明臣子,不可眼睁睁看着大明在未来陷入动乱,故而请皇上早立储君。”</P>

“昔日皇上亲口定下圣言,吾大明后世之君必遵循立长,此点也记入了皇明祖训之 中,永远传承。”</P>

“太子如今尚在,太子之位自然不可再立,但为大明万世根基,更为太子殿下地位 永固,臣恳请皇上立皇太孙,未来以继大统。”</P>

“皇长孙朱允收性格仁德,有诸多大师教导,才能出众,品德更是诸皇孙之众典 型,臣恳请遵循皇上亲自定下的皇明祖训,立长孙朱允收为皇太孙,为国之储君。”</P>

“唯有如此。”</P>

“我大明才永远不会陷入混乱,后世之君也将开拓万世传承之典。”</P>

“此乃臣之启奏。”</P>

孔纳一脸激动, 一脸郑重的启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