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去北京上课(2 / 2)

1848-1850年的《三首音乐会练习曲》144虽称为练习曲,但李斯特把它们写得充满诗情画意,而且在一次出版时曾冠以“诗情随想曲”的标题,其中就有轻盈,它的音响明亮,带有幻想色彩,充分发挥了钢琴高音区迷人的透明度和右手的快速技巧,听上去仿佛是即兴演奏一般地自由随意;简秋心这首演绎的比上首略好些,终归是练习曲,虽然是困难的练习曲,它也只是练习曲,特别是右手的那些跑动音流,果真让人觉得想要飘起来一般。

巴赫平均律第五D大调BWV850,前奏曲:单一音型的无休止进行,背景是四声部和声。赋格曲:四声部,类似亨德尔风格的主题;这首曲子的前奏曲十分绕手,但简秋心拼命的坚持下来没弹错音,而纵使如此,总归是会有一些急迫感在里面,虽然不是很明显,但是仍然能听出来。赋格虽没什么大问题,但是十分平淡,无甚可听罢了。

海顿C大调奏鸣曲,/50这是三首伦敦奏鸣曲之一,写于1794/95年,乐曲在概念上非常广阔,无论是戏剧性的段落还是篇幅上都极度辉煌。这首曲子可以说是今天简秋心弹得最好的一首,无论是风格完整性还是音乐性,速度稳,无错,且对比做的十分强烈,但弱不致虚,强不致凶,十分有趣。

简秋心上一世也曾弹过这些曲子,但都不是十分精致,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的华彩永远都练不到完美,不是左手音抓不准就是右手音抓不准;而李斯特的轻盈中间左手做主题,右手三度半音阶跑动的地方更是从来没练好过;而巴赫的平均律第五条则是赋格还好,前奏曲的单一音型的无休止进行更是全是磕,至于海顿的奏鸣曲,不是浪漫过了头就是古典过了头,没有风格把握正确的时候,所以这一次,简秋心拿到要练的曲子后,十分认真仔细的练每一个细节,不放过任何一个错音和技术难点。

这一次的回课孙雅老师虽然给了肯定的评价,但是简秋心的演奏依然存在许许多多的问题,轻盈虽然现在没有技术问题了,但是弹得却音色发虚,只有轻没有盈,触键依然不够细腻;匈牙利狂想曲则是弹得有点像肖邦了,女气了些许;而巴赫的触键不够深,时代感和风格也不够浓烈;至于海顿的奏鸣曲还好,可以回去练二三乐章了。

讲解完毕后,孙雅又给简秋心做了示范:

孙雅弹得轻盈让人感觉仿佛在云间自由的飞翔,而甜蜜的段落又唯美的让人似乎每一根汗毛都竖起来了一般,果真入它的题目“”轻盈;

而匈牙利狂想曲则带有强烈的吉普赛民族性:随想曲型的慢板序奏之后,进入了“拉赛”,像是一个美丽的穿着大红长裙的吉普赛女郎独自跳着优美而孤傲地舞蹈,后面的快速跑动则像是一对浓情蜜意的情侣在你追我赶一般,欢快而热烈,洋溢着青春的气息;而最后的华彩又像是一群吉普赛人围着篝火跳着热情的集会舞蹈;

巴赫又被演绎地严谨、一丝不苟,而又丝毫不缺乏感情。

所以,简秋心微微沮丧地想着:就算仗着重生的优势,和大师的差距依然很大啊,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赶上,但是,简秋心眼睛里又充满了自信,她一定会努力的,至少她还年轻,不是吗?正在一旁的茶几上喝着碧螺春的孙雅和沈沧澜看到后默契的一笑,眼里传达着同样的讯息:不愧是我们选中的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