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青铜兮甲盘(2 / 2)

鉴宝大师 陈由己 1087 字 8个月前

拍卖史上第一次出现这种匪夷所思的情况。

买家刚拍下,转头又直接当场拍卖。

最荒谬绝伦的,无疑是起拍价。

上一秒,叶天生花上一千万拍下的“平底锅”,下一秒,底价竟然变成一亿。

如果不是置身现场,无人敢相信这一幕会是真的。

这不是把他们都当成傻子?

就在此时,屋内传来一道惊呼。

“什么!”

“失传千年的青铜兮甲盘?”

“那件‘平底锅’真是传说中的旷世珍宝?”

一个戴着软皮面罩的老者,激动得四肢颤抖。

随着他这么一喊。

青铜兮甲盘。

这个词逐渐唤醒了众人脑海深处的记忆。

兮甲盘造于周宣王五年,即公元前823年,距今两千八百多年。

乃是汉代到宋代其间出土的商周青铜器中唯一流传至今的瑰宝。

南宋初年即有著录,相关的出版、著录、阐述的书籍多达百种,而且历经数代收藏传承。

最初是南宋宫廷旧藏,后传元代书法家鲜于枢,以及清代大收藏家陈介祺。

但在陈介祺之后,这件青铜兮甲盘不知下落。

此时,有人提出质疑。

“相传青铜兮甲盘的内底,有133字的长篇铭文。”

“记述了西周的官制、战争、封赏、税赋、奴隶、贸易管理等诸多细节铭文。”

“自从青铜兮甲盘不知所终后,世上出现过许多赝品。”

“但他们只能仿造得出其形,无法将最具历史研究意义的铭文重现人间。”

“眼前这件,根本见不着半个铭文,肯定是假的!”

“一件不得其神的赝品,别说一亿,就是一千块都不值得。”

其他人点头称是。

八十年代,曾传出港岛中文大学也有一件青铜兮甲盘,后经专家鉴定,发现这件所谓的兮甲盘,盘底确实是周代的真品,可盘中的铭文却是后人伪作。

专家推测,应该是根据《三代吉金文存》兮甲盘铭文拓本用强酸腐蚀而成,字口风韵与陈介祺的原始拓本相差甚远,也是一件赝品。

因此,众人对眼前这件青铜兮甲盘抱有很大的怀疑。

叶天生不置可否,转而对旁边说道:“玉公子,请为我准备一些东西。”

玉公子欣然接受:“需要什么?”

“醋、盐、柠檬,一把刷子,还有面粉和清水……”

叶天生一连点了好几样。

因为都是一些很普通的东西,所以很快便准备好了。

玉公子好奇一问:“不知先生要来有什么用处?”

“给你们开开眼界。”

说罢。

叶天生将食盐和醋混在一起,接着用刷子蘸着擦拭青铜器。

简单擦拭后,又把青铜器放入一个盛满水的大锅中,并且加入一汤勺食盐和一杯白醋,最后大火煮沸锅里的水。

不久后,青铜器表面的铜锈出现脱落。

约莫过了一个小时,叶天生取出青铜器,放进清水中冷却,然后又放入热水中,并且用肥皂再次清洗。

一番清洗后,叶天生将青铜器取出,高举过顶,正对着刺眼的灯光。

众人齐齐抬头望去。

“咦!”

“那是什么?”

漆黑的盘底,如同遮掩天际的夜幕,里头闪烁着一个个星辰般的光点。

视力较好的,能看出那光点赫然就是一个个线条优美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