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周氏不赞同地皱了皱眉,也有些心疼,当初小儿子为了大儿子染上眼疾,如今已经二十有余,却一直没有娶妻,这一直是她心头的大事,幸亏两个儿子关系亲近,否则她这个做母亲的,真的是对不起小儿子。</P>
想到这里,太后道:“这是什么话?若不是朝政实在繁忙,你皇兄都要亲自过来了,这可是大事,马虎不得,哀家不亲自来怎么行?”</P>
珩王钟离泽谦虽是不太赞同,但也明白母后和皇兄都是为自己好,便也没有再说什么。</P>
太后倒是想起了别的:“对了,谦儿,哀家听说你前些日子救了个落水的姑娘?你可知道那姑娘姓甚名谁?若是良家子,你也看得上,即便是平头百姓家的女儿,哀家也不会反对。”</P>
提起这个,钟离泽谦才稍稍变了脸色,先是露出了笑意,紧接着又收敛起表情,看不出什么了。</P>
可都说知子莫若母,即便是这样细微的变化,太后也察觉到了,当即笑道:“怎么?谦儿这是不好意思?若是真的看上了人家姑娘,也是一桩美事。”</P>
现在太后只想赶紧给钟离泽谦找个王妃,只要是好姑娘,也不论出身了,否则她这次也不会遍邀臣子家的女儿,不论嫡庶。</P>
一旁的小厮竹沥道:“娘娘有所不知,咱们王爷救上来姑娘之后,便匆匆离开,说是虽然是救人,但也为着姑娘家名声着想,也对府里下人知情者都吩咐了不许外传,想来王爷也来不及知道那姑娘的姓名。”</P>
太后这才明白:“原来如此,既然是这样,那也只好作罢,若是有缘再见到,便一定要问清楚了。”</P>
谁料这时,钟离泽谦突然笑了一下,像是想明白了什么,也像是终于下定决心,骨节分明的手指在桌上点了两下,抬眸往远处看去:“母后,今日那位姑娘便在受邀在之列。”</P>
这次,他要为自己抢先争取一番。</P>
听到他的话,太后十分惊喜:“既如此,谦儿怎么不早说?哀家该看看是哪家的女儿才好。”</P>
钟离泽谦笑了笑,眉宇温良,虽是没有说话,太后却是明白了他的意思:“谦儿是想再看看?怕哀家吓着人家姑娘?”</P>
“也罢,等等也好,只要谦儿你心中已有了合适的人选,那哀家与你皇兄也算是能放心了。”太后也不逼着一定要现在见,只希望钟离泽谦能早早将事情定下来,到时候直接赐婚,便也好了。</P>
钟离泽谦倒也不是真的一点也不急,只是他要先铺垫一番,好在再提出来的时候,能让母后一口答应,并去同皇兄说才是。</P>
毕竟,想娶她的,可不止他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