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哀家给你戴上。”太后余光看见钟离泽谦脸上带笑看着她们两人,心中对封堇蕙更为满意,只觉得此女知书达理,品貌端正,实在是难得的佳人。</P>
这簪子果真如太后所说,戴在封堇蕙头上,更显得好看了。</P>
太后这时看向钟离泽谦:“谦儿,往后你便常和堇蕙来宫里,陪哀家说说话也是好的。”</P>
“母后放心,儿子明白。”钟离泽谦道,而后又想起了封堇蕙来时路上说的话,“母后,您看看,只顾着说这些,把要紧事都忘了,蕙儿知道您爱听戏,特意给您带了《莲花记》的孤本呢。”</P>
闻言,太后脸上的笑意更深,她一直想要宫中的戏班子排一出《莲花记》,但苦于没有戏本子,这戏一直没排起来。</P>
没想到封堇蕙家中居然有这出戏的戏本子,太后很是高兴。</P>
封堇蕙也在此时从红絮手里接过了戏本,交给了太后身边的刘姑姑。</P>
三个人又坐着说了会儿话,便有宫女来报说午膳好了,问太后是否要现在用晚膳,太后点头之后,三人又移步院外的亭中,这个凉亭是皇上特意命人修建的,花草环绕,亭内放着雕花木桌,三人落座,太后身边的刘姑姑道:“王爷,王妃,快些尝尝吧,太后知道王妃身子弱,专门让人做了补身子的药膳,味道也十分不错呢。”</P>
太后也笑着点头,还不忘交代钟离泽谦:“谦儿,等今后堇蕙这孩子入了府,在饮食上你们也要多注意,堇蕙身子弱,你又有眼疾,须知病从口入,让府里的下人一定要注意这些吃食。”</P>
“儿子记住了,母后放心。”钟离泽谦看了封堇蕙一眼,知道她恐怕是不习惯,要受规矩约束,便伸手阻止了要给封堇蕙布菜的宫人,亲自为封堇蕙布菜。</P>
太后看了,只是笑了笑,没说什么。</P>
等用完了午膳,又陪着太后说了会儿话,太后便说身子乏了,钟离泽谦和封堇蕙便告退了。</P>
他们走后,刘姑姑给太后捏着肩,问道:“奴婢知道太后是最看重规矩的人,太后方才看着珩王殿下亲自给王妃布菜,怎么也不开口阻拦呢?”</P>
太后闭着眼睛,闻言笑了:“儿孙自有儿孙福,哀家拦着做什么,他们往后就是夫妻,夫妻之间,能和和美美的,便是最好了,老七那孩子好不容易有个心上人,哀家还管什么规矩不规矩的?只要他能高兴便好。”</P>
“还是太后明智,奴婢便想不了这么多了。”刘姑姑顺着太后的话道。</P>
“你呀,尽会说些好听的来哄哀家高兴。”太后笑着,让人又把之前拿出去的白羽鹦鹉拿了回来。</P>
......</P>
出了宫,钟离泽谦把封堇蕙送回了封府,没有多留,便回去了。</P>
而封堇蕙回到府里没等喘口气,门房就来报说忠勇伯爵府又来人了,饶是封堇蕙再有耐心,性子再好,也不免感到烦躁,正要说让人打发了去,便听门房继续道:“是忠勇伯爵府的二小姐,一大早便来了,但不巧,您和珩王殿下入宫去了,她便一直等着,直到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