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是时候搞无人机了(1 / 2)

解决了曹天伟和叶问贵之间的问题,且为电车制定了发展路线后,方想回到了132厂。

其实原本这里已经不怎么太需要他了。

J-11目前已经进入了量产阶段,虽然产量有些少,而且暂时空军也没有增加订单的想法。

一年48架的产量,就已经完全能够满足空军的目前的训练和测试了。

因为对于空军来说,J-10才是他们目前最为需求的机型。

毕竟,现在的作为J-8的上位替代品,再加上将近一千五百公里的作战半径,对于现在的空军来说,完全可以用一个歇后语来形容,一个汉子加两个妹子,打一少数民族名称。

满足。

说起来现在一年一百多架产量的J-10远远不能满足空军的需求,可其实大家都知道,J-10II型马上就要来了。

最早的J-10原型机,用的还是J-7和J-8那一套机械雷达和早期的电控。

后来从马可尼公司买来了全套的升级方案后,定型的J-10基本上用的就是这套方案。

迄今为止J-10已经生产了两百多架,再加上研制成功的pL-8,勉强算初步形成了战斗力。

按理来说,这样的J-10完全可以一路生产到90年代,逐步替代老旧的六爷,并且和改装升级后的J-7III型形成高低搭配。

虽然现在J-7III型才刚开始定型,正处于大规模改装和生产的前夕。

可还是那句老话,计划赶不上变化,趁着和平典范方案的实施,以及方想隔三差五的催促,大量的米国技术开始花落华夏。

作为国内目前的航空龙头,112厂和132厂自然是每家一份。

原本是想趁着吴昌意外调配出来的隐身涂料,提前将F-35和J-20快速推进到验证及原型机阶段的方想,这个工作被接受技术图纸和审核工作,彻底给打断了。

不过好在如今图纸审核的工作,在两个厂上千名工程师的共同努力下,终于是过了初审。

按理来说,越往后,对方想的依赖性就更高,毕竟技术更加的高深和尖端,能力和资历差一些的工程师,甚至连图都看不懂。

也许是达成交易的那几家老米公司格外的负责,甚至派了数量庞大的专家团来华,帮助132、112厂翻译的同时,还捎带做了一些匹配的工作。

这就让方想动起了脑筋。

没错,他想搞一搞无人机了。

说起来,无人机这玩意不算新鲜物件儿,人家老德和老米,在二战期间就已经开始玩了。

最早的V1导弹,其实后世人也把它算进了无人机的范畴,听起来是不是挺搞笑的?

而后来在V1导弹的基础上,又延伸出了更多的型号和范畴。

就连包括苏国和我国,五六十年代也有在玩这玩意儿。

你别不信,咱家六十年代就有了无人机了,当然,那是在苏国的援助下开展的项目。

而且在66年居然就有了成品!  只可惜随着苏国专家的撤离,再加上后来的动荡,让这个项目彻底消失了。

只是,你不玩,别的地方,可是有人玩的。

82年,搅动中东的罪魁祸首,小以家就玩出了新花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