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山海关(1 / 2)

“正蓝旗,兀尔特……”朱媺娖坐在凳子上,盯着眼前那份由吴三桂呈递上来的奏章。她紧紧握住扶手,似乎被奏章上的内容吓了一跳,眼角肌肉开始不受控制地抽搐起来,一副哭笑不得的模样。</P>

正蓝旗下日月辉,这位历史上满洲旗反清复明的人物,还想要救出永历皇帝,结果被吴三桂干掉了。</P>

钱海岳先生所着《南明史》记载:上(指永历皇帝朱由榔)自蒙尘,冠马尾愣鬃帽,衣屯绢大袖袍,束黄丝带,举止端庄,甲士参谒,静坐不视,奏语不答。满兵中有蓝旗章京兀儿特者,见而大愤,曰:“吴三桂食明厚禄,何无毫发恩乃尔!”谓其下曰:“此真天子也,可奉之为百世功。”八旗将士拜呼万岁,争去辫为号。统领邵尔岱牛录下蟒出洒出,纠兵官阿尔必、岳得济、苏间色、对大拜、门都海、住厄西兔等四十余人,自称平汉王,刻印缮装。乘城演剧举事,共扈上幸汉中起义,尽杀汉中大营兵。事泄,死者二千余人。</P>

明末什么牛鬼蛇神的事情都能发生,对此朱媺娖也只能对朱由榔的个人魅力感叹不已(现在大明魅魔是公主你),然后下令加紧对朱由榔的看守,让他少接触外人。</P>

现在这位兀尔特也是身在满清心在明的大好男儿,更是帮大明偷袭干掉了满清山海关总兵,鳌拜鳌大人。</P>

这倒是一个惊喜,鳌拜作为黄台吉的死忠,顺治的顾命大臣,满清个人武力排名前几的人物,被任命为山海关总兵,直面明军兵锋第一线也是正常。</P>

当真是万里长城永不倒,长城确实不会倒下,只是会切换防御方向。</P>

正如满清死活攻不下来却在明顺之交的时候平白获得了这个天下雄关,就连吴三桂这位并不是山海关总兵的总兵都在为山海关这个天下第一关头疼。</P>

当然这个“天下第一关”的名头还是非常水的,山海关只对丢了辽东的末期明朝重要。准确说,在浩瀚的历史中,只有在满清崛起到入关这几十年的时间里,山海关无比重要。</P>

山海关的问题,说到底还是辽西走廊的问题,作为东北入关最为便捷的通道,山海关扼守辽西走廊入华北平原大门,所以无比重要。</P>

在从春秋战国时期到唐朝,辽西走廊不是想象中一马平川的通道,他是由无数河流湿地构成的沼泽,辽西走廊在当时属于“辽泽”的一部分,这个辽泽还没有大面积的水面,相信不会有谁打算在沼泽中行军吧……</P>

哪怕到了唐朝,辽西走廊的情况依然非常不乐观,太宗征高句丽的时候一样受到沼泽困扰:庚午,车驾至辽泽,泥淖二百余里,人马不可通,将作大匠阎立德,布土作桥,军不留行,壬申渡泽东。丁丑,车驾渡辽水,撒桥以坚士卒之心,军于马首山。</P>

所以直至唐朝,辽西走廊的路况导致了大军行进困难,非常不利于征讨,所以可以保证辽东地区割据政权或者地区强权的生存,但同样的是因为路况,没人能大规模的从辽东入寇华北平原,这就是所谓的:吾不能往,寇亦不能往。</P>

到了我大宋……辽西走廊山海关?那是咱家弟兄大辽的地盘,和咱有啥关系?困惑.jpg</P>

至于辽金……金朝起的速度太快了,没谁有那个时间在意山海关。</P>

辽西走廊山海关对于大元也没有意义,各地宗王相互攻伐也都是从西边来得,明末各地吃鸡大赛分了两个战场,南边的谁关心山海关,北边的……也是从西边来。</P>

大明在满清没有起来之前女真就是刷战功的,辽西走廊大部分时间也都在大明手里面。</P>

满清就更没意思了,往北走就是老家,幽燕非故国,长啸返辽东。</P>

所以山海关很重要,但大部分都是被戏文里的山海关总兵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带出来的。不过这只是戏文里面,吴三桂的核心官职一直是宁远团练总兵。</P>

也就是说,吴三桂和山海关没那么熟。但现在天下人都认为吴三桂和山海关很熟,吴三桂也只能自认和山海关熟。</P>

站在李定国身侧的吴三桂同样深沉地注视着山海关,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就如同昔日他驱逐镇守山海关的总兵高第一样,为自己抢来了一生中最大的资本。</P>

然后——吴三桂就听到了一阵震天的喊杀声。</P>

呃……山海关哗变了?吴三桂和李定国对视一眼,各自从对方眼睛里面看出相同的信息。</P>

好机会,两位宿将略有些兴奋的想。这些日子吴三桂对李定国可谓是追捧至极,吹得李定国都不好意思了。</P>

于是吴三桂连忙表示自己要身先士卒趁此机会夺下山海关,他有这个经验。李定国也兴奋的点点头,表示加油,交给你了。</P>

吴三桂披甲出阵,这个时候厮杀声也越来越大,在吴三桂出阵后不久渐渐消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