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蓼原(2 / 2)

马车已经穿过了小树林,青绿的田野也被抛在了后边。

上的了一个小山丘,就见到了蓼原。

在天底下,这草原一碧千里,茫茫苍苍。

四面都有小丘环合,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

柔美的线条勾勒着这蓼原的边廓,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天际边也有一些成群的骏马和静立不动低头吃草的黄牛,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灰白色的老鸟缓缓地掠着水草飞翔,那小河晶亮得就像镜子一样。

正是朝阳慢慢升到高处的时候,草原上笼罩着金色的寂静,远处山峦似乎都被点燃了一般,草原悄悄地被亮丽起来的光芒染成了浅绿、深绿、鹅黄的颜色。那天边牛乳般洁白的云朵,也变得火焰一般鲜红,草浪平息了。

马车在草原留下两道浅浅的辙痕,一丛丛蓼散聚在各处,垂下淡粉的穗头,不那么显眼,平平淡淡。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蓼蓼者莪,匪莪伊蔚。

哀哀父母,生我劳瘁。

瓶之罄矣,维罍之耻。

鲜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

无父何怙,无母何恃。

出则衔恤,入则靡至。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

拊我畜我,长我育我。

顾我复我,出入腹我。

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南山烈烈,飘风发发。

民莫不榖,我独何害。

南山律律,飘风弗弗。

民莫不谷,我独不卒。”

昭若云一时来了兴致,唱起了诗经来。

“小主公,还喜欢这北地的民歌啊!”马夫大声问道。

“是啊!先生,我觉得这民歌说的很好,这蓼都是抱根而生,可歌咏之人却把青蒿误当作了蓼,想来这思亲的情感很是深厚啊!”

“民莫不谷,我独不卒。”昭若云唱道。

“若是能常常这般自由,在这无拘无束中该是多好啊!”昭若云心头叹道。

龙舌草薄软的紫绿色圆叶,站在浅浅的水面上……那遍滩漫野的艾蒿,散发着浓烈的香气。

草原上的大风一起,广阔的草原又生机盎然的晃动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