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改变了一个督公,那么,扭转大夏灭亡,是不是也能成功?</P>
赫连玉不觉期待起来,兴奋地拍拍常安的肩膀:“好小子。”</P>
常安:“……”</P>
这又是哪本话本子里的夸人话语?</P>
……</P>
京城,国师府。</P>
“阮姑娘,我家公子还未归,您过些日子再来吧。”</P>
长左第四次说出这句话,他自己也有些倦了。</P>
阮洛怀疑长左根本不想让她进去,更何况,她并没有听说国师外出的消息。</P>
“长左哥哥,你——”</P>
“别。”长左听到这个称呼,险些拔剑,绷着脸打量阮洛,“姑娘你与我年龄相仿,不必如此称呼。”</P>
他还是比较习惯赫连玉这样叫他,起码年龄上,他确实大了她近十岁。</P>
不过,赫连玉有事找他帮忙会喊‘长左哥哥’,生气了就叫他长左。</P>
阮洛被落下脸面,有些羞恼:“长左公子,我当真有要事要见国师。”</P>
“我家公子确实不在府中。”</P>
长左更无奈,他每天都要同她解释一遍,也是足够烦了。</P>
“如今我已经第四次来国师府,凡事再一再二不再三,难道国师还看不到我的诚意吗?”阮洛不服,声音激动些。</P>
长左:“……”</P>
到底要怎么说,才能让她相信,公子真的不在府中?</P>
况且,他家公子有一个糟心徒弟已经足够,经不起第二个。</P>
长左实在没有话想说,沉默杵在国师府门前,拒绝搭理阮洛。</P>
阮洛第四次铩羽而归。</P>
-</P>
皇宫,御书房。</P>
安神沉香静静燃烧,皇帝与太子一坐一立。</P>
“为水患之事而来?”</P>
太子敛眸躬身:“是。儿臣曾三下江南,对江南颇为熟悉,水患之事,儿臣愿尽己力。”</P>
父子二人对那明晃晃的秘密心知肚明。</P>
从春麦开始,一直到大炮,每个人都在揣着明白装糊涂。</P>
“既然如此,太子三日后再下江南,深查周家案子。”</P>
“儿臣遵旨。”</P>
-</P>
昭阳郡。</P>
封家老太君寿宴。</P>
赫连玉脚上的磨痕和水泡痊愈,但为了避免再有此事发生,她的鞋子全部换了最柔软的料子,鞋底也做了特殊工艺,能够更好保护双足。</P>
“昭阳公主到——”</P>
京里带来的仪仗队大刀阔斧停在封家门前。</P>
无论是府中主人还是府中客人,皆俯身跪拜称万福。</P>
“都起来吧。”</P>
赫连玉穿了殷红色宫裙,头上凤凰珠钗及东珠格外夺目,稚气未脱却尽显尊贵。</P>
赫连玉对于装矜持,可谓是手捏把掐,无比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