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寄:“反正你就是没叫我。我不跟你好了!”</P>
年糕儿震惊:“我下回叫你行不?”</P>
凌寄:“我今天很伤心。”</P>
年糕儿:“我哄哄你好不?”</P>
凌寄别过脸不说话,“哼!”</P>
年糕儿:“我给你吃果丹皮,你想吃不?”</P>
凌寄:“两根。”</P>
年糕儿犹豫了好一会儿:“说话算话啊。”</P>
年初夏瞪大眼:“年糕儿,要记账啊!”</P>
年糕儿叹气:“算我头上好啦。”</P>
常娥在灶房帮赵明明烧锅呢,她探头一看,“年糕儿,你们回来啦?”</P>
年糕儿当即把钱掏出来:“常娥姐姐,我卖了五只布老虎,两块五毛钱。”</P>
常娥:“多少?”</P>
年糕儿:“五只,五毛钱一只,两块五对不?”</P>
年初夏瞅着年糕儿,年糕儿今天赚了五毛钱,因为年糕儿的布老虎都是卖六毛的。</P>
常娥掉头跟赵明明说:“年糕儿比我还会卖货呢。”</P>
赵明明:“她开小卖铺的,能不会卖货吗?她比大人还会卖鱼。”</P>
散称的东西,年糕儿卖起来特别灵活,有些东西可不是照做就能会的,得随机应变啊。</P>
赵明明发现集市上的鱼贩子之前就学年糕儿,大鱼按斤卖,小鱼分摊卖,但不知为啥,人家就觉得他的那一摊的小鱼不值那个价,压根卖不动。</P>
后来赵明明找机会问年糕儿为啥卖不动了。</P>
年糕儿说分摊卖小鱼,那是处理小鱼,图便宜又要面子的人,可不愿意被人说舍不得买大鱼。</P>
要是就剩小鱼了,买得人还可以念叨一句“咋没大鱼了”,不但吃到鱼了,面子里子都有了,还买到了便宜货。</P>
赵明明听完,觉得很有道理啊!</P>
只是……芝麻团大的孩子,到底咋那么多心眼子呢?她是咋想到那么多弯弯绕绕的啊?</P>
搞不懂,真搞不懂啊!</P>
那边,年糕儿还在讨好凌寄,拿了两个果丹皮往他手里塞,“凌寄,你吃吧。”</P>
年初夏和秦富贵都坐在旁边看年糕儿,今天年糕儿为了哄凌寄,可是下了血本了。</P>
年糕儿跟要年初夏和秦富贵一起回家吃饭时候,跟凌寄打招呼,凌寄低头扯果丹皮的塑料纸,不理她。</P>
年糕儿赶紧跑过来问:“凌寄,你咋不搭理我呢?”</P>
凌寄:“我还没消气呢,咱俩还没完全和好。”</P>
赵明明对年糕儿说:“要不年糕儿中午在这边吃饭,富贵和初夏一起回去,要不叔和婶饭做多了,还不知道你们仨都不回去。”</P>
年初夏点头:“我跟富贵回去,年糕儿你在这边吃饭,好不?”</P>
年糕儿傻眼了,“妈妈今天买啥好吃的了?”</P>
年初夏:“不管买啥,我们都给你留,行不?”</P>
年糕儿不说话,很纠结。</P>
赵明明:“咱家今天也有好吃的,你常娥姐姐回来的路上,买了半只盐水鹅呢,那鹅汤老香了。”</P>
年糕儿立刻跟年初夏和秦富贵挥手:“你们回去吧,我在凌寄家吃饭。”</P>
年初夏:“……”</P>
凌寄还在吃果丹皮呢,年糕儿乖乖在他身边坐下来,“你还生气不?”</P>
凌寄:“好点儿了。那你下回卖布老虎,要喊我一起不?”</P>
年糕儿赶紧说:“必须喊你啊,咱们一起卖布老虎,好不?”</P>
凌寄把另一个果丹皮揣兜兜里,“那我不生气了,还跟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