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破局之策(2 / 2)

“厂里账上还有几万块,另外南韩方面又下了一些订单,我现在也开始开拓国内市场,只是国内市场销量并不理想,如果需要的话,我将这些钱转给县财政,你县拿去应急。”韩丽很想帮王笠纶,这方面确实是毫无保留的。</P>

“厂里也要留着资金发展,再说这些钱也是杯水车薪,说到底发展才是硬道理啊,要是县里有钱,还不是想怎么改革怎么改革。”王笠纶摆了摆手谢绝了韩丽好意。</P>

这一夜王笠纶只是正常的借宿,第二天一早他又骑车去了关山乡,在关山乡王笠纶还是收获了同样的问题,依然是人和钱的问题。</P>

两天后他回到了县城,第一时间找杨启光汇报了情况。</P>

“目前该暴露的问题都暴露出来了,主要的本质问题还是出在咱们县太穷了,人的问题还好解决,就是钱的问题是最大问题,如果是经济发达的地区,这种改革还是很好推进的。”王笠纶如实的说明了情况。</P>

这个时候无论是王笠纶还是杨启光,都意识到了中枢的高瞻远瞩,徽山县的改革推进到现在,已经发现了最大的问题,接下来就算全县进行改革,大概率结果就是留下一个烂摊子。</P>

但就是这样暴露出的问题,正是中枢领导人想要的答案,知道问题后面其实就好办了,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徽山县的任务已经完成了。</P>

不过话又说回来,要是杨启光和王笠纶能解决这些问题,那就相当于超额完成任务,将不可能变为可能,自然会让人刮目相看。</P>

“我们要想办法打开这个局面,不能就这样留个烂摊子,你脑子向来灵活,这几天可有想到办法?”杨启光方向是没问题的,但具体解决办法也没有,他也只能寄希望于王笠纶。</P>

果然下一刻王笠纶点了点头,而后开始娓娓道来,关于人的问题他说的比较简单,本身这事也好解决。</P>

王笠纶给杨启光的方案也是两点,一是明文下达给干部,要么接受调岗要么滚蛋,身为革命干部不能总想着轻松安逸,现在是组织和人民需要你吃苦耐劳的时候,没有这个觉悟也就不配再拥有这个身份。</P>

二就是一并解决赤脚医生和乡村教师转正的问题,这里王笠纶说的稍微详细了一点,他顺便在这个时候,第一次引入了事业编的概念,不仅是县里培训有意愿的赤脚医生为专职医生,将医院和学校纳入事业编管理,以后还可以扩大事业编的规模。</P>

“办法倒是个好办法,这样一来医生和教师的积极性肯定也会更高,只是这也需要一大笔钱,说到底最后全成了钱的问题。”杨启光个人是看好王笠纶这个提议的,但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P>

其实整个改革归根结底就是钱的问题,历来改革目的本质也是解决钱的问题,说的更简单一点,就是在没钱的情况下如何解决钱的问题。</P>

这也是历朝历代改革者为什么大多数都不得好死的原因,因为办法往往只有一条,就是劫富济贫,从有钱的地方拿钱来用。</P>

改革不成功,会被劫富对象清算,改革成功也会得罪一大批人,这些人最后往往也会和改革者鱼死网破,你革我的命,我就要你的命。</P>

这本身其实是一个无解的闭环,不过好在王笠纶现在要破的并非全国这个局,而只是徽山县一地,所以这并非是完全无解。</P>

下一刻他就给出了一个解决方案:“我有一个想法,向银行借款,修医院修办公楼甚至修公路,相当于用借的钱来搞基础建设拉动内需。银行借的这些钱,最终会进入企业和群众的腰包,他们有了钱就会消费,县里财政就能增加,到时候再来还银行的钱,相当于改革和发展同时进行。”</P>

“找银行借钱?国家为了防止地方政府举债,可是明文规定政府不能向银行借款的。”杨启光皱着眉头说道,他不得不承认王笠纶的想法很大胆,思路也是相当与众不同,但现行的制度和法律,确实不可能让县政府从银行借到钱的。</P>

“这里也不是没有办法,可以组建一个家县投资公司,用白石工艺品厂抵押贷款,我相信银行不会拒绝这笔大生意的。”王笠纶又说出了一条思路,这个时候重生的优势就非常明显了。